(照片為AECOME攝影提供)
關於大嵙崁3萬年
地球46億年前誕生,600萬年前板塊運動形成台灣。河流孕育了各地的發展,桃園崁津橋上一覽綿延不絕的大嵙崁溪,跟著設計探索員一起了解大嵙崁的地質、水文、河階、種植與自然。本計劃為都市酵母參與AECOM「桃園市大嵙崁地域發展與跨域整合計畫」田野調查之產出內容,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追縱粉專「大嵙崁3萬年」。
大嵙崁河階地位置
大嵙崁河階地是指桃園市大溪區和龍潭區的部分區域,河階地也是高中地理課本的重要內容。大嵙崁溪,即是今日大漢溪(1967年更名),河長135km,是淡水河上游三條河流之一,流域範圍橫跨了新竹縣、桃園市、新北市以及宜蘭縣。
地質篇:用萬年尺度丈量大嵙崁
傳說地質學家有一把以「萬年」為刻度的尺,發現地球已經46億歲,在不間斷的板塊運動後,形成了600萬歲的臺灣,古大漢溪在260萬年前成形,河道向西直流入海。人類的文明以千年計,而地質學家則是萬年計算,跟著大嵙崁河階探索員ㄧ起田調,瞭解河階地的誕生,走進大嵙崁。
地質顧問: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陳文山博士
46億歲的地球
46億年前,在一片混亂微塵中碰撞,形成巨型岩漿球,在旋轉中逐漸冷卻,即是地球。
600萬年前台灣島誕生
台灣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碰撞,地殼擠壓抬升形成島嶼臺灣,持續的造山運動,也形成多樣的地質特色。
260萬年前古大漢溪形成
古大漢溪和古新店溪是獨立的兩條河,古大漢溪自石門(就是大約現在的石門水庫位置)向西直接入海。
50萬年前台北盆地逐漸出現
漸漸出現的台北盆地林口抬升為台地,台北陷落,大屯山火山噴發,台北盆地逐漸成形。
10幾萬年前古大漢溪改道
古大漢溪逐漸改道,形成了現今的桃園台古大漢溪河道經過多次改道,入海方向逐步改為往西北的方向,台北盆地的古三峽溪逐漸向源侵蝕,準備襲奪古大漢溪。現在的桃園台地的紅土層(土質非常差),便是古大漢溪多次改道時留下的沖積扇。
6萬年前古三峽溪襲奪
經過十萬年,地勢較低的古三峽溪向源頭襲奪切穿山谷,連接上河道已轉向西北方的古大漢溪(發生的地點大約是在現今的鶯歌、三峽附近)成為淡水河的上游之一。
3萬年前看見大嵙崁河階地
3萬歲的大漢溪河階地連接上古三峽溪的大漢溪水量充沛,河道侵蝕基準下移,溪水急速下切,原有的河道成為較高的河階地,具有國際級規模的大漢溪河階群逐漸形成。看看現在兩岸河階的距離,可以想像當時古大漢溪的寬度。
大嵙崁河階地上的生活
第一階: 經過河流沖刷,土壤肥沃,適合耕種, 例如: 順時埔、月眉。
第二階; 可避開河川氾濫,取水方便,適宜民居,例如:大溪、三坑。
第三階: 曾經煤礦發達,礦場在此設立宿舍, 早期許多礦工定居於此,例如:三層。
水文篇:乾淨的水如何來
一般家庭如何取得乾淨的水?你可知道居住在大漢溪兩岸的龍潭和大溪居民的自來水來自哪裡嗎? 以大漢溪為例,石門水庫下游約 17km處,有一座板新給水廠(自來水淨水場),水源經過處理後供應家戶使用。 用 google map 放大觀察大漢溪,同時發現溪流上有幾道攔河堰,近年溪邊新建了幾個人工溼地,這些與我們的用水有什麼關連?
大漢溪上有許多水利設施家族
- 集水功能:石門水庫、中庄調整池。
- 攔引溪水及取水功能:後池堰、中庄攔河堰、鳶山堰。
- 灌溉功能:石門大圳、桃園大圳。
- 淨水功能:人口密度低的區域設置,如大嵙崁人工濕地、月眉人工溼地、員樹林礫間處理系統。密集高的區域,則有污水下水道系統,包含水資源回收中心,負責淨水功能。
- 淨水場:板新給水廠、龍潭淨水場
- 自來水水源保護區:板新給水廠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石門水庫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
放大來看跟家庭用水有關的水利設施
龍潭淨水場:取用石門水庫的水源,供應大嵙崁的龍潭與大溪區的自來水。
中庄調整池:水池佔地41公頃,大約有29個足球場面積,在颱風期間,可代替石門水庫供應桃園與板新地區 6.2 天的乾淨水源,為石門水庫爭取水力排沙的工作時間,減少水庫淤積的問題。
人工濕地:月眉人工濕地、大嵙崁人工濕地不只可以淨化水質,大溪達人黃建義表示,十年前只看到「大冠鷲」,這幾年陸續看到黑鳶與魚鷹,溼地對生態環境改善也有助益。
中庄攔河堰:攔截的溪水注入中庄調整池。中庄攔河堰的閘門可以在沒有電力的狀況下操作,對於颱風期間停電時,大漢溪水位的調整,有很大的助益。
月眉人工濕地:塑造自然感的人工造林,落羽杉成為民眾朝聖的重要景點,池裡正有淨化水的功能進行中。
(照片為大溪達人黃建義攝影提供)
參考資料來源:
桃園市水環境保育網路平台 https://bit.ly/2N4ZYcq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https://bit.ly/3jxReaR
中庄攔河堰:為傾倒式活動堰,閘門以油壓系統操作,一旦遇到停電的狀況,閘門也能自重倒伏,即時調整大漢溪的水位,單一閘門跨距約20公尺、高度5公尺,規模為東南亞最大!
來到中庄攔河堰的現場,仔細觀察閘門升起與下降。觀賞的最佳景點:月眉人工溼地旁的堤防,可近距離觀察攔河堰和大漢溪河床,如果有空拍機,也是另一個綜觀全局的方式。另外,在地人喜歡稱它為「月眉攔河堰」。至於,什麼時候可以看到閘門升起或是降落,真的就得碰運氣了。攔河堰不只是水利設施,為了維護當地原有的生態環境,在靠大漢溪西岸(瑞興里),量身打造特殊半錐形魚道,並設有休息池,可滿足河段魚類最大突進泳速及洄游特性,維持生態永續。
(照片為大溪達人黃建義攝影提供)
小知識:攔河堰
橫跨於河道上之水工構造物,堰體規模通常比水庫為小。主要是利用堰體本身的高度將河水位加以抬升,而能夠以自流方式引水利用,同時兼具控制及調節河川水量的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部水利署 https://bit.ly/3p5ombb
農夫篇:農夫們不只是耕田種菜
大嵙崁河階地的第一階,經過大漢溪流域沖積,土壤肥沃,適合耕作,從清乾隆年間人們來到這裡開墾,近 300 年後的這裡仍然是以稻米為主的農業耕種區域。2020 年 12 月初探索員們來到龍潭區三坑里紀錄下 3 位農夫的故事與生面貌。
一把鏟子開墾水圳的農夫:湯萬國
回憶當年還是日治時代,年幼的湯萬國和父親、阿公及附近農戶一起人工挖掘水圳灌溉,手拿一把剷子,沒有水泥,只用土石推疊的水圳,遇到颱風水圳就會坍塌,需要即時搶救的情景,彷彿一切歷歷在目。7 歲時就以插秧技能在田間換工,直到 2-3年前還曾參與新屋地區的插秧比賽,拿到冠軍,問起秘訣:就是要把秧苗插得直、美、快。「很多朋友都跟我說想開一點,不要再種田了」今年 80多歲的湯萬國說,跟兒子住在龍潭,仍然天天風雨無阻回來河川底的農地耕種,生活快樂滿足。
三坑茭白筍
筊白筍是三坑名產,無論是專職農夫或是在溪邊闢塊菜園的阿嬤菜農,都驕傲的說,三坑的筊白筍,沒人比得上。最厲害的是,因為產量不多,要想吃到三坑的筊白筍,還得是內行人才有門道。探索員 12 月初來到三坑時,筊白筍季節已經接近尾聲,跟著湯萬國阿公來到田裡,還剩些農夫已經不打算採收的筊白筍,隨手拔下來嘗一口,品嘗到多汁清爽的甜味。
三代同堂的愛心農夫:李廖財
李廖財是傳統的務農人家,家族從民國 30 幾年開始就在三坑定居作農。爸爸 90 歲,媽媽 85 歲,自己也 60 多歲了,日常都是由爸媽指導著照顧 2 甲土地種稻。此外,弟弟經營飼養神豬的工作,家裡有耕種四季蔬果的小菜園、魚池、養雞、養鴨,所有的食材,幾乎自給自足。家族裡只有李廖財繼續跟父母一起耕種,兄弟妯娌和下一代,平日在外地工作,晚上回來三坑居住,過著三代同堂的生活。身為傳家的冠軍米農夫,講到種植米的秘訣: 「要好好的照顧,做田間管理,有愛心去照顧他,會有回報的」,冠軍米農夫李廖財跟我們大方分享。
種菜的秘訣&四季的菜園
李廖財早上 5 點半就去菜園,跟菜講講話,關心它們有沒有乖乖長大;只要細心呵護就有豐收的菜園。冬天種高麗菜、青花菜、福山萵苣、茼蒿、菠菜,也會曬梅乾菜。春天吃豆類、小黃瓜;夏天吃南瓜、冬瓜、絲瓜;秋天皎白筍等其他青菜。
好奇滿滿的農夫
年過 90 的爸爸廖瑞塘農夫,雖然耳朵重聽,對周遭的事務仍然充滿好心,訪談過程中拿起放大鏡認真研讀探索員的訪談題目。
斜槓農夫:曾立杰
「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不喜歡都市的朝九晚五。」
出生於三坑的曾立杰,曾在外地工作,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壓力大,30 歲時回家鄉跟著爸爸學習種稻,負擔粗重農務,曾爸爸則在旁邊專業指導。今年 36 歲的曾立杰提到:專職農夫需要經營至少 5 甲地稻田,收入才足夠養家,而家裡土地僅 2 甲,只能作兼職農夫,平常還有一份通信業工作。
社頭文化傳承
除了耕種日常外,神明生日時農夫也會參與地方的社頭活動(陣頭)迎神繞境。回鄉後曾立杰像許多在地人一樣,跟著父執輩在關聖帝君生日時(即為「大溪大禧」)參與「社頭」,擔任輔助神將的工作,迎請神明出巡遶境,保佑地方四境平安,這是一份以家族或是行業傳承的節慶文化,每年關帝生日前一個月,社頭自動組成,開始練習,很累很辛苦,但,這就是傳承。從家業到傳統文化精神,曾立杰都從父輩手上接棒。
大嵙崁河階地的第一階
包含河左岸的河川底、中庄、右岸的月眉、順時埔和溪州。站在第一階上,放眼望去多是農田,作物包含稻米、筊白筍、韭菜、綠竹筍、網室栽培蔬菜、香蕉、油茶、蘭花等經濟作物,還有許多在地人的小菜園,隨著四季更替,種植當季的蔬菜。秋收後,有的田地會換上彩裝,小小多彩繽紛的花朵,景觀上相當吸睛,也是來年耕種滋養土壤的綠肥。
花海與綠肥
每年10月底到隔年1月舊曆過年前,秋收後的農田常見各色花海,吸引著人們遠道而來,投注讚嘆的眼光,走入花田,擺著姿勢,用相機紀錄美景。大嵙崁河階地的第一階是農業耕種區域,來到這裡就有機會與花海不期而遇。提到這些讓都市人驚艷的花海時,青農曾立杰哈哈笑的說:那就是農田的綠肥啊!花海是綠肥、觀光或是農業,在不同人的眼裡,價值大大不同!
部落篇:懷著原鄉記憶的都市部落
2020年底,探索員來到大嵙崁河階地左岸,拜訪位在崁津大橋旁河川底海拔約 90m的崁津部落,這裡乍看偏僻,但是距離河右岸的大溪老街開車只要 11分鐘。部落居民 100多人,主要是來自於花蓮、台東的阿美族。訪談過程中,居民們表示,崁津部落與花東的居住環境很像,望眼看去一片綠意,有山有水,從老人家到小小孩都和樂的住在一起,儘管物質與市區落差很大,但生活感是無法被取代的。
離鄉多年,定居在桃園崁津的族人,許多生活習慣仍然依循原鄉傳統。以採集為例,除了在部落周邊種植常吃的野菜;外出工作時,也常在工作場域附近進行野菜採集,許多人都擁有秘密的採集地圖;回到部落,大家過著團體生活,族人就是家人,分享野菜、一起品嚐料理。
一邊學習一邊傳承:張素媛
1991年出生的素媛從小在崁津長大,在外求學後才意識到部落的生活很不一樣,團體共享生活,耆老時刻的關愛,都是讓人眷戀的原因,因此也在這裡成家定居。素媛說:「在部落裡,我是年輕一輩,對於部落文化的認識,只有課本上的那些,求學時學校也不會教,對自己的族群是不了解的。」這幾年開始參與部落的文化課程,學習母語、古謠、編織到摘採野菜的方法,也帶著9歲的孩子一起認識部落傳統。
照片中服飾和配件都是素媛親手設計製作的,每個元素代表不同的意義:小腿上的綠色的鬚鬚是小米的稻穗、披肩上的花朵代表「美好的日子」、裙子邊緣的手秀圖騰是「老人的叮嚀」。很可惜的是,現在「老人的叮嚀」內容意涵已經流失,只是沿用傳統圖騰。穿起自己製作的服飾,素媛有點害羞的說:「服裝的元素是文化的傳承,顏色則是我自己搭配的,裙子的部分傳統是長版的,被我改成短版的了。」
凌晨5點的韭菜人生:鄭正和
70多歲的鄭正和是從花蓮光復來到北部工作的阿美族,年輕時以木工為職業,曾隨榮工處派駐到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等地,擔任領班帶著外國工人修水溝、蓋馬路。20多年前原本居住於市區的鄭正和,經歷了一連串生活與經濟的波折後,在族人的邀請下,搬來崁津,用木工的技能在此搭建房舍。現在過著半退休生活的鄭正和說:「我的兒子住在八德,偶而邀我過去居住,我的頭都暈暈的。比起都市,我選擇這裡一出門是山是水,鄰居隨時互動,大家自由自在的開心氛圍。」
崁津部落周邊是滿滿的韭菜園區,一年四季都是產季,在韭菜產業鍊中,部落老人挑揀韭菜,賺取生活費,韭菜被挑揀後才會進入市場,遇見消費者。除了週日休息,鄭正和每天上午 4點起床去住家隔壁的教會禱告,5點多接著與另外兩位部落老人,聽著收音機,坐在路邊的棚子開始揀韭菜,到中午才休息。
崁津部落周邊韭菜園
桃園大溪,特別是崁津、中庄等低位河階地區,適合種植韭菜,年產量可達2000公噸,每年10月左右是韭菜開花的季節,白色的花海形成另外一種景觀,適合「花海迷」參訪。
參考資料來源:
桃園市大溪區公所 https://is.gd/mPDoBH
崁津部落的拓荒者:林阿嬌
探索者在挑揀韭菜的棚子裡,遇見林阿嬌,聊天後才知道,她在1996年來到這裡,是最早期來到崁津的原住民,見著這裡有著與東部家鄉相似的環境,就與族人一起住下來。說起過去的日子,阿嬌說:「辛苦啊!要顧生計外,照顧孫女,前幾年還幫孫女照顧 2 個小孩。不過,現在我要好好的享受我的人生,每天早上起來跟其他老人一起挑揀韭菜,下午四點前就在我的菜園子裡,整理整理。」
跟阿嬌一起站在菜園裡,樹蔭下不時涼風徐來,聽著旁邊溪流潺潺的水聲,也是一種世外桃源。
備註:林阿嬌是素媛的外婆,鄭正和的大姨,原來部落裡的關係密切,許多人都有親戚關係。
阿嬌的紅藜麥
林阿嬌的菜園不大,綠油油的幾種家常食用青菜外,兩三株紅藜麥極為顯眼。極少的量,自然不是夠吃的,阿嬌說:「就是種著好看啊!」
參考資料來源:
紅藜麥 https://bit.ly/3khdIgw
隨性的菜園管理員:Amy
在部落裡遇到 Amy的時候,她正坐在屋子的半戶外空間,整理採收來的 Tatukem,一會兒要交給菜車的攤販去販售。在我們央求之下 Amy帶我們來到屋子旁邊的菜園,看起來像是雜草叢生,其實藏了青辣椒、紅辣椒(可泡小米酒)、神秘果、芒果樹、左手香,還有許多以原住民語稱呼的蔬菜。 Amy笑笑的說:「哎呀!我都沒有整理拉!順手又採摘了滿滿圍裙口袋的紅辣椒。」
Amy說:左邊的是 Tatukem,又稱飛機菜,一般稱龍葵,煮湯就可以吃囉!對身體好的!
隨口就唱起了 Tatukem之歌,一起來聽歌吧! https://reurl.cc/9Z7xdn
照片右邊的是野生茼蒿,各位看得出來是兩種不一樣的蔬菜嗎?
感謝滿滿也是友善滿滿:部落頭目夫婦
頭目蔡銘忠和太太錢富蓉,是部落裡的中生代,白天各自外出工作,在工作家庭生活之餘,自願擔任部落的頭目與頭目娘,協助部落與公部門的溝通。儘管部落的組成來自花蓮與台東不同部落的阿美族,幾十年來維持部落團體生活,特色之一是,每件事都要共同決議,大至部落建設、什麼時候辦豐年祭,小到舉辦烤肉會,怎麼分工準備,都是整個部落討論後共同決定的。
頭目說:「我最關心的就是部落裡的老人是不是能夠安心的居住。」,來自復興區泰雅族的太太錢復蓉也說:「住外面哪裡不好?都是水泥房,但是我為什麼要屈就住在鐵皮?感情嘛。」
出現在都市周邊的崁津部落,似乎蒙著一層面紗,有些神秘感,頭目太太簡富蓉說:「有人提過部落大門要設柵門,但是大家都不願意,就說幹嘛把自己關起來,這裡是部落門口,我們也很歡迎大家進來。」,他們也說:「每年辦豐年祭,堤防上許多過路的遊客,會自然的加入,我們真的是很歡迎大家的。」
崁津部落
開車來到部落,門口左手邊的雜貨店外,有時候坐著正在聊天的族人,只要友好的跟他們打聲招呼,表示參觀的意願,走入部落不是難事。探索員到訪那天,在部落的雜貨店門口看到三五位婦女正在吃生魚片,她們指著小貨車說:「跟他買的。」,原來是來自家鄉台東成功的魚販,帶著東部的鮮味,來到部落。
適合串門子的半戶外空間
部落裡的房子,多半是木造、鐵皮或是貨櫃組成的,每間屋子都有一個半戶外的空間,放上椅子,就是最佳的鄰里互動的空間。也別小看屋外盆栽中的植栽,都可能是族人每天餐桌上的佳餚。
受河堤保護的河川底
受2000年 4月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施工完成的堤防,保護了部落不受水患的侵擾,堤防外是一片自然美景,好適合遠望冥想。
如何到達崁津部落
想要拜訪崁津部落,除了開車前往,也可以在三坑生態自然公園或是大溪河濱公園租 ubike,順著腳踏車步道往崁津大橋的方向,欣賞大嵙崁河階地第一階的風景,途中就會經過部落囉!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景觀,以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角度,在老街美食外,感受大嵙崁。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總執行單位|AECOME 艾奕康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企劃執行|都市酵母
視覺|洪子庭、許凱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