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環境的第一步:減法,減去空間不需要的,以使用者角度重新出發。在公部門美學崛起的當代,科教館不只是科學教
育的場所,希望帶給觀眾舒適的環境美學體驗。以減法行動號召民眾跟著設計師一起探索科教館, 透過實地觀察、分析、
發想、測試,為場館重新定位,打開未來更多的服務可能性。
現況問題
什麼才是觀眾需要記憶的「科教館」?目前科教館現況為「加法」空間,透過減法,整合空間中使用者的需求,減去現況多
餘的事物,重新發掘場館本身的特質,邁向全齡舒適的學習環境。
減法運動流程
從2020一月開始,展開為期四個月的減法行動,由設計師、館員、民眾三方的參與,找出整個場館需要被刪減或整合的項目,
設計step by step,循序漸進產生減法白皮書。
科教館的減法思維
科教館在先前多以管理員角度思考管理空間,此次透過參與式的行動,探索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共同討論未來整合的方向與目
標。透過換位思考與學習,找出提升整體環境品質的策略,凝聚科教館品牌認同與美學共識。
-----------------------------------------------------------------------------------------------------------------
全館行動
「10萬米平方科教館設計美感大探索」
20多場減法工作坊邀請民眾、設計師、館員一起參與,前期以田調觀察為主,循序漸進的從影響外觀的告示、色彩,到使用
者感受與流程的動線、電梯命名、燈光,最終一起訂定未來的目標,產出科教館減法白皮書。
1.駐點展覽
設計師以駐點科教館7F展開減法行動,這段期間空間為田調的成果及展發現的問題展示,也是民眾及館員討論的場域,期間
也歡迎來館民眾看展出成果或是擔任一日觀察員。
2.民眾參與
設計師帶領民眾、館員一起田調科教館B1-10F,帶著學習單跟便條貼,在館內進行問題的探索,將觀點寫在便條貼上並貼在覺得需要被
減的事物旁。依據田調發現的問題,再一起討論、集思廣益想出改善的策略與給科教館的建議。
3.告示整合
每一張告示都需要思考100次,沒有其他解決方案才使用張貼,減法能讓資訊更有效的整理與傳遞。邀請館員一起重新檢視館
內的告示,進行拆除行動,再進行分類、討論、訂定張貼流程,用更友善且好的管理進行環境整理。
4.色彩整理
透過調查,發現館內各樓層的用色多樣,觀眾視覺感受疲勞,且不易分辨環境中的主角。因此透過環境色彩整理,與民眾、
館員討論出「減色」的色彩策略,提供和諧色彩,營造更舒適的學習、觀展與休憩環境。
5.動線改善
透科教館為全臺最多樓層的博物館,動線規劃是一直以來的挑戰。集合了館長、館內跨域主管、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等
15位設計專業腦力激盪,整合未來營運策略提出新的驗票動線,改善過去分層驗票影響觀展的流暢感受,統一設置驗票入口
在2F。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提升服務品質。
6.電梯命名
科教館有14台電梯,以「1-4」、「A-J」兩種邏輯來命名,且停靠樓層不同,不容易記憶要搭乘的電梯與位置。透過這次動
線整合,邀請館員集思廣益重新命名電梯,依據未來服務管理上的需求提供意見,共同決策最佳方案。
6.燈光巡檢
照明並不是有燈就好,而是要用對的方法、合宜的燈具、光源,才能營造舒適的照明環境。科教館現況環境燈光色溫不一,
燈光打在反光的石材地板,廊道亮度不均。邀請專家與館員一起觀察與交流,了解如何改善照明系統。
7.定義全齡及風格
這場工作坊探討關於全齡科教館議題以及未來資訊溝通風格,工作坊中以分年齡座位展開,藉由自身經驗的鏈結,跨部門跨
年齡分享對對全齡的定義。「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科學魂」「好奇心一直都在」參與館員為科教館在2026台灣進入「超高
齡社會」的全齡目標下了有趣耐人尋味的slogan。
-----------------------------------------------------------------------------------------------------------------
民眾的回饋
館員回饋
為科教館在2026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全齡目標下一個slogan:
未來願景
面對少子化與2026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透過大家的參與想像未來,看見全齡服務對象是科教館的共識。未來仍
需要館員的參與,以及設計師的專業建議一起努力實踐,延續減法白皮書的精神,科教館才能一直向前邁進。
-----------------------------------------------------------------------------------------------------------------
【關於科教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位於台北市士林區,成立於1956年,為全國唯一國立科學教育中心,原館舍位於南海路「南海學園」內,2003年間搬遷至士林新館現址(士林區士商路189號)。常設展區包含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與地球科學等豐富展示內容;與國內外博物館合作,展出最新的科學展覽;3D劇院與立體劇院,設備齊全的科學實驗室,不僅探究科學的理論基礎,並透過動手操作來體驗科學;每年定期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與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全民學科學、玩科學、愛科學。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企劃執行團隊|都市酵母
計畫主持|agua
企劃|高偉恩
設計|陳建同、張愛眉
專案召集團隊
館長室|陳館長雪玉·曾主秘聰邦
專案管理團隊
跨域策展小組|林組長怡萱·林佩蓉
參與館員
實驗組|李主任耕雲·陳香微·陳虹樺·蘇珮婷·劉珊佑·陳思妤·卓家萱·陳韻雯·吳郡怡·詹景翔·李誼潔·吳祥輝·曾孟涵·李奕萱·吳宗坤
展覽組|錢主任康偉·楊東泰·李致翔·許映晴·段佩綺·曾怡·林昭元·郭金龍·余治達·姚怡菱·林秀桂·陳惠芳·周韻文·許景茹·趙姿瑜
推廣組|吳主任中益·陳敬予·王若憶·施曉恬·張譯元·蔡佳穎·賴瑩霜·廖憶慈·顏韶寬
秘書室|許主任耿宜·蔣鎮宇·謝明哲·黃鈺芬·陳海珍
主計室|倪宇亭
人事室|陳怡伶
跨域策展小組|高淑惠·邱利·廖雅婷·劉淑屏·楊孟倫·劉臻·陳其農
參與民眾
An Chang·Fishgirl Hsieh·Hong Yu Chang·Ian Wu·Jenny Chang·Ling Wang
Ming Hsuan Chou·Nien Ting Tsai·Raymond Hsu·Ting Pinki Lee·Tuan Wu
王芷涵·李翎·李映萱·李永馨·沈奕君·汪育琳·余虹儀·吳柏毅 ·吳欣慈·林仲如
林子晴·林郁書·周詩鏇·周翊婷·周邑勳·周佑燦·周至均·姜遠良·孫麗·夏郁清
徐禎宏·徐惠絹·陳嬿如·陳思樺·陳沐宏·黃資容·黃品宇·曾子芸·温雅欽·葉博雅
劉念欣·劉英彥·楊岱穎·楊雅惠·蔡佩璇·蔡佳恩·戴彤容·羅健芸
顧問:參與動線模擬測試
沈鴻濤建築師事務所|沈鴻濤
宇禾設計·許智凱建築師事務所|許智凱·何庭峰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吳忠勳·張立寧
林 事務所|林承毅
KEV Design Studio|周育潤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陳彥良
貝殼放大|林大涵
十聿照明設計有限公司|賴雨農
一口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林家瑜
水越設計·都市酵母|agua·周純如·高偉恩·林舒·楊庭芳·劉昱辰·陳建同·洪子庭·張以楚·張愛眉
嘉賓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莊郁婷·陳美玲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葉昇宗·陳幼松
動態影像紀錄
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導演 張颿駿 製片周穎欣 企編王韻婷 執行 吳威呈 攝影師 李承澤·陳韋
科教館減法白皮書
發行|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企劃執行團隊|都市酵母
總編輯|agua
編輯小組|高偉恩·陳建同·張愛眉
設計排版|高偉恩·陳建同·張愛眉
插畫|張愛眉
攝影|劉昱辰·agua·高偉恩·陳建同·張愛眉·參與民眾
出版日期|2020.4.30
白皮書網路下載|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官網
教館減法白皮書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SECdesignwhitebook
科教館減法白皮書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57698084690916
科教館減法白皮書下載:https://www.ntsec.gov.tw/User/Publications.aspxa=323&fbclid=IwAR3wkXHJEO27O0zb7ngC7A_bhDy4QTqL4z6CoCYM5Be-J3HHKWKW2PIndg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