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成立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在2014年開始透過「 103年跨域體驗 終身樂學-國立社教機構跨域加值發展計畫 」、「 106年臺北科學藝術園區整體發展計畫 」進行改變;從硬體環境到軟體思維,以減法思維導入,為品牌重新整裝、定位,建立品牌辨識度以及營造品牌認同感。
發現問題
願景與目標
在品牌翻轉期間,為強化在地的社群連結,串聯臺北市政府與在地民眾,透過館員、設計師、民眾的參與式減法設計,不同角度的換位思考與相互學習,將環境美學的反思延續到未來可能性的發酵,期待展覽、教育活動、導覽服務與全齡觀眾產生鏈結,以多元化空間體驗為觸媒,提供共享、共學、共創場域。
關於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為 「士林再生計畫」 推動四大主軸中的其中一環,藉由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天文館、兒童新樂園及美崙科學公園之整合,塑造「智慧科教園區」;三館一園所留設之大面積開放空間也將結合雙溪、磺溪、基隆河水系,芝山岩與圓山自然景觀公園形成藍帶與綠帶的串連。
什麼是減法設計
「參與式減法設計」並不是將各種元素刪除或單一化,而是將複雜的整體,透過換位思考理解各種因人、制度、習慣形成的環境物像,經過相互溝通,重建價值目標的過程。
科教館的減法思維
從加法思維,到2020開始減法的思維轉化。
透過參與式的「減法」運動,探索觀眾、管理的使用者需求,共同討論未來整合的方向與目標。減少環境中多餘的事物,發揮更有效的投資。讓科教館迎向全齡學習的未來趨勢,打開更多的服務可能性。
共同參與的減法行動
什麼才是觀眾需要記憶的「科教館」? 科教館不只是科學教育的場所,更可以帶給觀眾舒適的環境美學體驗。美感環境的第一步 - 減法,整合空間中的使用者需求,減去多餘的,留下鮮明的科教館記憶。
減法工作站
以共創全齡學習的舒適環境為目標,將減法思維作為未來公共環境管理、設計規劃的中心思考的原則,從意識到行動,透過精要易懂的思考脈絡,讓人人都是科教館前進未來的實踐者。
民眾設計實境參與
館員減法美學工作坊
科教館減法白皮書
動線改善
色彩整合
指標再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