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美學是五感。
環境美學是生活與美感結合,是相輔相成的。
有詩意的環境美學,是最高境界。
-朱旭健 老師
「環境美學」就是怎麼拍都美。
「環境美學」是一種態度。
-agua
環境美學之於台灣人,一直很少有人提出實際的學術見解,也從未有單位針對環境美學提出適當教材,直到成大建築系的吳光庭教授承接教育部委託,出版一部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電子書「美感入門」 , 其中提到美感的六大要素為,色彩、質感、比例、結構、構造、構成,與美的十大原則息息相關。
透過工作坊,開始進行自身美感的探索,也提出決定美的一些聯想字:光線、層次、對 比、情感、開拓、善、自在、色彩、信心、執著、夢想、溫度、誠實、跟人溫度的關連、樂觀、紀念性、實用性、細節、紋路、稀有性、和諧、因人而異、不完美、 同理心、能量發電器、破舊、記憶、犧牲。 水越設計agua帶領分組進行決定環境美學的關鍵字。
Group 1 |自我認同
對於一切美感的成立,我們認為關鍵在於自我認同感(self-identity)。
過去台灣因為歷史的背景,我們蘊含著多元的文化,現今卻被強勢文化牽引導致本土文化式微。當我們每天都追著主流文化(西方.日本...)走,本土意識將逐漸降低,唯有建立自我的認同感(不管在個人或群體中),了解我們獨有的特色,才能建立融合當地文化的美學。 例:如今缺乏本土文化的新建築,卻隨處可見歐風建築的豪宅,要如何保有傳統建築並符合現今生活型態,都市可試著去探討此一問題。
關鍵字發展|
鼓勵、自信、觀察力、正面思考、實驗精神、不比較、長處發展、接受不完美。以上關鍵詞皆彼此牽動,相互關聯,我們認為這一切要從教育觀念著手。 例:bucket list願望清單,鼓勵大家執行夢想,在過程中一定會有挫折,不要怕失敗,大膽說出願望,並且禁止學生互相嘲笑,以正面的思考與自信的建立來發展自己的潛能。
組員|
陳渼璇、吳品瑩、佐藤崇大、李貞儀、陳奕彣、楊茲帆、葉儒勳
Group 2 |感知
Keyword Developement /
Some problems> Awareness> Empathy>Consensus
We found out some problems to support that people should hav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For example, signboards in Taiwan are like a mess because they want to spend less money to put much more information on , and they don't care about how it looks like and how people feel about it. This issue shows that Taiwanese are lack of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empathy. Only when we think of others' feeling and try to communicate to realize others' opinions , we can have a consensus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組員| 吳佳勳、許志緯、胡嘉凱、劉映均、裕喜子(Yukiko)、江泓儒、許亮文
Group 3|共識
Consensus (common sense ) 共識 --> 同理心
環境文化為一區域內群體的共同意識,尤“環境美學”為一廣大、發散之議題,若欠缺共同凝聚方向,將難產生改變環境的行動力。舉例來說,若ㄧ商店街上的店面沒有達成共識,那麼也許這家店用心在外觀上下足功夫裝點,隔壁的店卻掛起顯目突兀的招牌,整體美感很容易就被破壞掉了。假如大家對那條街有美的共識,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而這種情況在台灣卻是到處都在發生。
環境美學不應只是少數自覺者的責任,需藉由人與人之間的渲染力將“美感”植入生活的意識中。向外散播、傳遞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情感上的同理,更需認知上的同理心。讓“環境美學”以同理為圓心,向外發散,便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組員|劉盼、邱惟平、游允赫、張庭瑄、冼雅元、林志謙、關野渚
環境美學從傳統市場切入
在探討環境美學的過程中,在台灣可以談環境美學的議題包羅萬象,但是在和外國人的生活交流中,我們發覺「傳統市場」是個很好的出發點。
原因:
1.每個國家都有市場
2.每個人都去過市場
3.市場與民生、商業、文化息息相關
4.交易形式改變,傳統市場在未來有可能消失
5.市場觀察百樣考,豐富多元,已經足夠成為一個大議題!
那麼對於環境美學,從市場的角度,可以如何切入?
我們和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日本的學生從文化交流,從分享各國市場開始。
有趣的是,我們發現公有市場的概念,是由日本人帶過來的,像衛生環境,公制物價的規範。現今的日本,已經少有如台灣生鮮、熟食與雜貨混合的市場,日本除了超市還有魚市如築地市場、蔬菜市場、水果市場、還有肉品市場。而不管哪一個國家,我們發現參與的同學較少去傳統市場,現代青年人大多都去現代化的超級市場,而主要原因是不喜歡傳統市場的氣味與溼地板,還有感覺雜亂。
在6天的工作坊裡,我們去了3個市場,分別是大直市場、三水市場(新富市場)與湖光市場。
環境美學 x 歷史古蹟
<新富市場鳥瞰圖> (圖片取自:JFAA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讓舊建築新生的歷史性建物新富市場。位於萬華地區的市定古蹟「新富市場」,於1935年落成,建築物本身造型為馬蹄形,如同老式建築,有中空的中庭以利天然採光,完整涵蓋日治時期木造、磚造與鋼筋混凝土造三種結構,兼具採光與通風的優點。
日本官方在統治台灣的時期,明確制定公共衛生費與市場取締規則,而新富市場就成為臺北市第一座符合新式衛生標準的公設市場,新富市場前身為綠町市場。光復後,新富市場曾因批發需求繁華一時,但因1978年環南市場開幕,逐漸帶走客源,加上東三水街攤販的合法化,使新富市場逐漸沒落。該市場建築是臺北市少數僅存維持原貌的日治時期公設市場,市場本館建物及辦公室於2006年列為市定古蹟。
2015年的新富市場,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植入新能量,開放此空間成為多元性 藝文 活動展演空間。
<新富市場內部馬蹄形的空間> (圖片取自:JFAA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利於室內通風採光的天井設計> (圖片取自:JFAA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原市場管理員辦公室與宿舍> (圖片取自:JFAA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我們與來自德國的Nina、來自日本的Takahiro、Kenta,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黄轩然交流各國家或城市,有無類似新富市場或是剝皮寮的古蹟新生案例。Nina提到在她住的地方Essen有一個老礦場(Zollverein Coal Mine Industrial Complex),現今已被改造成紅點博物館。
在分享國際案例後,帶同學們參觀老臺北,從新富市場到剝皮寮、龍山寺與青草巷、甚至到華西街,同學們發現許多從未感受過的新舊交融。有人說,在那兒首次被「站壁欸」攬住手臂,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家體驗文化衝擊,讓人印象最深刻,也有人提到雖然去過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但是在萬華,卻真正感覺得到人們真正生活在此場域,真實地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當中,讓讓歷史文物活生生地放在人們生活的周遭,去體驗與感受。
此外同學也提到,在新富市場和剝皮寮,觀察到環境美學的細膩之處,例如翻新修建的新富市場可以看到地上的溝渠與微微傾斜的平台,皆讓人更能親近的設計。剝皮寮則有良好的動線規劃,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該地,在就有建築上有有新的元素融入,產生新舊建築的對話。
環境美學行動 - 談環境美學與設計教育的關係
在參觀許多場域,還有與國際學生的文化交流,我們在工作坊的最後一天,帶著同學實地去內湖的湖光市場,執行環境美學改造行動!
先讓同學分成台灣組與外國組,互相為對方出題,在市場內進行實體設計改造行動。
實際的改造行動,內容產出為三點:分別為店家改造、設計飲料單、設計招牌。
Group 1|翻譯飲料單
為店家翻譯菜單,因為外國人來菜市場多為購買水果,所以策略上決定從較外圍的水果店下手。起初,我們選擇較大的水果批發店,詢問店家意願,考量到他們的客群較穩定且水果種類較多,價目表需較工整一致,但因早上店家相當忙碌而婉拒了我們。接著我們詢問了另一家水果攤老闆娘,老闆娘希望看到提案再與我們討論。在我們討論提案時,也觀察了店家的環境:1.水果攤剛好位在廁所的出入口 2.燈光昏暗 3.沒有價目表 4.陳列較無規律。
開始發想如何設計價目表並改善整體店家環境時,我們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準備詢問老闆娘:
01.店名
02.店家是否流動
03.擺攤、收攤狀況
04.客源
05.進貨方式(水果更替頻率)
06.營業時間
但再次拜訪老闆娘時,老闆娘以忙碌為由婉拒我們的提案。眼看任務完成時間迫在眉睫,我們最後回到了第一家批發店詢問老闆,是否可以單就果汁價目表做翻譯及設計,以不影響店家營業為優先考量,老闆便爽快答應。整個過程分成兩組進行,一組進行翻譯,翻譯過程組員在溝通時因口音問題而不太懂,除此之外都滿順利的;另一組採購材料,採購材料時,考慮店家主色調及搭配色、尺寸大小、擺設位置、防水...最後在一起繪製價目表。其中老闆有推薦可以參考一般飲料店或果汁店的價目表,也有路人建議字型可再大一些。
價目表完成後請老闆過目,意外的,老闆嘴角上揚,用慈愛的目光看著我們說:「還滿可愛的!你們要怎麼貼?」「拿膠帶去貼起啦!」店員還開玩笑的要貼在老闆背上。原先願意聽我們提案但後來婉拒我們的老闆娘也跑來看我們的成果。
組員 /吳佳勳、劉映均、許志緯、 黄轩然
Group 2|店家改造
任務是為一家店面提出一個設計案,我們就選了一間賣”健康蔬果汁”的店。首先,我們發現這家店的看板資訊過多,有許多不必要的塑膠袋掛在後方,且流理臺與調理機因為沒有隨時清理果渣而顯得髒亂。
在討論過後,為增加店家改變的意願,我們決定先從看板提出改變方案。原圖多數字體大小相同,讓人不易辨認,且產品品項不明確,使消費者閱讀不意也不清楚他們到底在賣什麼。因此,我們在內容排版與字體大小重新調整,使他變得更容易閱讀。
剛開始向店家提出方案時,店家感到些許困惑誤以為會立馬執行,但意願度算高,在我們解說行動以後,答應我們會回家好好閱讀,考慮可行性。
組員|陳渼璇、吳品瑩、佐藤崇大、李貞儀、陳奕彣、楊茲帆、葉儒勳
Group 3|替市場攤販設計並製作招牌
我們在市場裡觀察後向一蔬果攤提出替他製作招牌的提議,由於店主說他一周只來擺一次攤所以轉推薦我們往後面另一家蔬果攤詢問。這家蔬果攤的店主為兩名阿姨,人相當親切,攤位上的蔬菜也都擺放得相當整齊乾淨,甚至在我們提出拍攝攤位的請求時,還主動說要傳她稍早菜還很豐富時拍攝的照片,對攤位形象的維護很有愛也相當努力。
而招牌的製作我們詢問是否有一個攤位名稱,她們表示沒有,這攤位就是第5號攤位,所以我們就順勢使用「第5號蔬果攤」這個名稱。招牌設計的提案上組員們各提出一個想法在投票決定,提案一是卡通化的店主阿姨兩人融合各式蔬果的漫畫來強調阿姨們的親切形象,提案二是想重現復古手寫中文字風格的民國風情看版,提案三則是提案一的延伸並融合英文店名,團隊決定採用提案三。最後交給店主時他們害羞的說我們把他們畫的好醜,但很開心,並說會護貝掛起來。
組員|劉盼、邱惟平、冼雅元、橫田健太
讓外國同學與台灣同學互相出任務,成果如下:
台灣組 Group 1 |蘿蔔糕食譜
油與蘿蔔糕老闆不接受採訪,我們採訪了一位市場大媽。大媽靈活運用炒年糕的概念,將蘿蔔糕的香甜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下為烹調方式:
準備蘿蔔糕、肉絲、蛋清、蔥、芹菜末。先分別將蘿蔔糕切丁微煎、肉絲爆香、蛋煎熟且切碎,接著用蔥與芹菜末爆香,再把烹調的蘿蔔糕與肉絲一起加入用快火炒,炒蘿蔔糕即完工!
(隨文附上錄音檔)
組員 /陳渼璇、吳品瑩、李貞儀、陳奕彣、楊茲帆、葉儒勳
台灣組 Group 2|台語殺價任務 Bargain with vendor in Taiwanese
一開始選擇店家時,認為熟食類應較難殺價,而今日任務不適合買肉類及菜類,所以選擇了水果攤。考慮購買數量影響殺價成功率,所以就以我們的人數買了15顆橘子,結果意外的順利殺了價結束這回合。
組員 /吳佳勳、劉映均、許志緯
台灣組 Group 3|訪問三位市場裡的人詢問他們與市場的故事或是回憶
此任務進行的並沒有非常順利,由於店主們都要做生意,所以並不能與他們做太深入的訪談,但是單刀直入的問他們與市場的故事他們都一時沒有答案可以給。
不過雖然如此我們依舊訪問了三位,第一位是包水餃的阿伯,他說他三十幾歲就在這裡包水餃包了25年了,當初會開始僅是因為沒有專長不知道要做什麼賺錢就來賣賣水餃,沒想到一賣就賣了這麼久。他每天都要三四點就起床備料,他說很辛苦。
第二位是饅頭包子店的店主,其實他並不是老闆只是幫忙在裡面製作包子的老闆娘顧攤,他說他是法學博士,有在五所大學兼課,並說老闆娘的包子都是手工的非常好吃,很多人都慕名來買,也向我們介紹牆上掛著的對攤販的介紹報導。
第三攤則是mission 1裡的那蔬果攤的阿姨們,阿姨說他們在那裡賣十幾年了,她叫我們要好好讀書不然坐這賣菜的很辛苦每天都要三四點就起床,只能睡五六個小時。
組員 / 劉盼、邱惟平、冼雅元
外國組|用台語和國與,替攤販叫賣!
來自日本的Takahiro與Kenta,和來自馬來西亞的黃轩然三人在湖光市場一同出任務!
<尋找攤販洽談與叫賣教學>
"來呷紅糟肉,一盒一百。" ,從一開始的害羞,不會講台語,到放開心胸融入人群叫賣,最後終於順利讓一位大姐買紅糟肉!任務達成!
VIDEO
----------------------------------------------
2015國際文化設計工作坊總結
跑完市場行動,我們在附近的公園圍成一圈,進行6天工作坊的總結,探討市場與環境美學教育的可能性。
小組總觀點
Group 1|小組觀點
原以為任務執行會有一定的困難度,但發現老闆比我們想像中來得配合度更高,且遇到很多試吃與傳統食譜的分享。因此我們認為菜市場相較超級市場來得人情味更重,這也是我們下午所提到傳統市場值得保留的原因之一。就因為有像市場這種值得我們保留的文化(傳統型態、傳統食物 、人情味等…),假使對此產生熱愛以及認同,相信對於我們的生活環境必定有更深刻的共鳴。
組員|陳渼璇、吳品瑩、佐藤崇大、李貞儀、陳奕彣、楊茲帆、葉儒勳
Group 2|小組觀點
黄轩然分享了馬來西亞的華人市場也有類似於湖光市場的攤販,一些命名上的些微差,到了水果店時還特別提到馬來西亞特有的水果,建太也有說這是他第一次吃到蓮霧。各國地理氣候及文化的不同讓我們都覺得相當有趣。任務執行時,不時因為任務需與正在忙碌的老闆溝通其實相當不好意思,雖然第一個老闆婉拒上午時段讓我們執行翻譯任務因太過忙碌(下午可以),但在提案商量過後老闆願意讓我們翻譯水果店的果汁價目表,以及殺價過程相當順利,讓我們體會到了菜市場真的是相當具有人情味的地方。
組員|吳佳勳、劉映均、許志緯
Group 3|小組觀點
湖光市場,或是其他許多傳統市場亦是,是一個很深入當地居民生活的一個地方。 很多人 買菜,對很少逛市場的人來說是有壓迫感的,也許這是年輕一輩越少來傳統市場購物的原因之一,像是與其他人互動,買菜不是拿了就好,要口頭問老闆好多 問題、購物的“眉角”也很多,對一些人也許很單純只是生活的一個環節對我們卻變成一種久久嘗試一次的活動。傳統市場很有人情味,但在台灣人這麼多、天氣又炎熱、又容易雜亂的情況下,要怎麼讓傳統市場的衛生與環境更令人舒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題目。
組員| 劉盼、邱惟平、冼雅元、橫田健太
agua的總結觀察
關於2015國際文化設計工作坊,agua 覺得完成了一個有深度的工作坊。雖然時間很短,但是討論與時間安排充裕,可以沈澱思考,可以有很多與生活連結的想法。透過大學生教小學生系列教育思考繼續發酵並執行的議題,環境美學教育也是!
.市場的未來 upgrade
.市場分區 - 15歲保護區 / 生鮮區(冷凍裝備) / 生熟食衣服分區
.小學市場教育
.家庭市場教育
.食物教育
.社區市場工會組織進行發展適合環境美學教育動線與環境的市場
透過市場教育可以進行:
.social / 交易談判
.小孩子攤販 - 有其父有其子
其他:
.多元地方如圖書館、市場等,多讓小朋友接觸
心得分享
邱惟平|以後我們的孩子可能不太會接觸傳統市場。傳統市場要符合現代標準卻不能流失文化特色實在是個挑戰,現階段作為起頭的工作,我們能幫忙做的也許是從中萃取精髓,讓之後的調整進化不會失去他的特色而只淪為表面工夫的文化假像。
張庭瑄|在這次工作坊以前,有想過跟台灣的環境美學有關的事,像是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的字體問題,還有縣市交界處一些尷尬的歡迎標語或立牌,可是都沒有非常深入,所以在這次跟大家一起交換觀點、提案並收斂的過程中讓我收穫很多,加上和外國朋友環境和生活經驗的交流,真的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葉儒勳|探討到從小就深植的想法,「傳統市場的味道、環境就是那樣沒什麼好改變的。」,這應該是傳統市場裡頭最難以去轉換的想法。把握著優點(現切透明化、價錢較便宜),改善「環境」上的劣勢,傳統市場的環境美學除了特色之外也會因為感官的向上(正面)整合而優化。
吳品瑩|對於年紀更小的小朋友們,我十分贊同不管是傳統或者新式的超級市場都應該讓他們接觸,而大人們則是可以以詢問的方式去和小朋友們討論,不需有太多的干涉,只在有出現明顯偏差觀念時再加以輔導。
李貞儀|在思考,如果市場的髒亂和臭味是人們決定去傳統市場與否的最關鍵因素,是否應當最直接從這一點下手做改變,例如增開市場清道夫一職位,或是模仿社區營造等概念,因為傳統市場不像超市有統一的管理者,時時刻刻有人清掃環境注重整齊清潔。另外在想,其實常常就連家長對環境美學都沒有一定的認知和自覺,甚至缺乏對於市場文化的認同感,再加上許多家庭忙碌,對於他們來說,帶小朋友去體驗市場文化會是家庭教育中必要的一部份嗎?讓學校教育來代替這一部份是否更好呢?
本身讀設計的我們,對於美學這部分可能會比一般人多注重一些,但是否我們大部分只僅止於作品部分,卻忽略了與生活裡細節內容的結合,是否我們常僅止於表面部分,忽略了更多的文化內涵。而在我們對於環境美學有更多的認知與體驗後,藉由我們每個人吸收到的能量再多實行在生活上抑或是再散發一點出去。
陳渼璇|過去,自己也曾經認為傳統市場應該被超市完全取代,卻忘記傳統市場是讓外地人最容易看到台灣人情味的地方。傳市依舊比超市來得有溫度,若整體衛生環境能改善並做適當的分類,也許,他也有機會成為外國人眼中的觀光景點。
楊茲帆|果菜批發、傳統市場,裡面充滿了五感的趣味與對比,還保存著傳統生活中的聯結,這樣的多樣性,在生活經驗中,抽出本來的質地,轉換成心的人地景,好像還有很多好玩的事,可以既保存文化又協助到傳統市場的延續;如果進入到教學,那大概可以從生活課程切入,也許是由無到有的一門課程設計,也許會持續1-6年級,認識食材的特質,香料的搭配,菜餚的配色,預算的控管,採買的要訣,烹飪的流程,進入到小組討論菜色與分工,用餐的環境.餐盤及燈光設計,由小空間的環境設計應用在生活中,會是怎樣的改變,也許傳統市場在孩子們的討論中會有不同的看法~
林志謙|在六天的行程中有著極大的變數,原本希望借由帶領外國同學參觀台灣傳統市場來認識台灣特色,卻發現我們自己對傳統市場在環境中扮演的角色、其中隱藏的美學及問題十分不清楚。所以將主題改成由對傳統市場的觀察來切入環境美學的議題,畢竟傳統市場的去留已有很大的爭議。
若我們想要將傳統市場的認識納入教育範疇,並借此傳遞環境美學的議題,我覺得絕對不是等到學校教育,環境即生活,美即生活,那建立對市場的認知與認同就必須從生活中著手。而一開始在家長的陪同下,帶小孩認識傳統市場及超市等交易場所性質與差異,他們自己就會譜出一些自我觀點,而我們真正該討論的,是可以給他們怎樣的環境去認識及分析這些在生活中的美學議題。又如何焠鍊出所謂台灣特色,而優化傳統市場的負面印象(濕、髒、臭),我並不認為這些印象該稱為特色,絕對是可以被改進的地方。而我們最後一天做的即是真正落實了這個project的實際的第一步。
劉映均|印象中開始意識到台灣環境美學一事是在大學修創作基礎時培養出對周遭環境的觀察的習慣,原本對生活環境習以為常、視之為理所當然的心態在每次的觀察,發現各種新的刺激下進而喚醒自己對周圍的好奇,如同孩子般,開始對環境產生好奇,每一次的觀察都像探險。在這之後,也因有機會在國外生活兩個月,而更重視「台灣印象」。開始更注重中文每個字的由來、筆畫順序、涵義,開始思考怎麼形容自己國家、什麼是我們代表的文化......
許志緯|這次的工作營參觀了許多的市場,發現自己對於市場的了解其實不如想像中的熟悉,小時候去的回憶留在腦海中的只有嘈雜、凌亂還有陣陣傳來的魚肉腥味。這幾天重新去觀察體會菜市場的一切,招牌、陳列,與老闆們聊聊天,其實可以發現許多的雜亂無章並不是真的沒有規則,是包含了長久以來的經驗,反而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在這之中也許我們能夠影響的部份並不多,但是透過一些小小的改變,讓市場裡的人們看到,噢!原還可以這樣做,相信在一段時間的催化下會漸漸有些改變。
游允赫|我們常常覺得這個東西好醜那個東西不漂亮,覺得國外的街道都好漂亮,經由這次工作營我才知道「環境美學」這個名詞,仔細觀察之後,更發現,美學光用「學」的絕對不夠,要真正能實行,或是嘗試去實行、去改變,那這個「美」才會美的有意義。
胡嘉凱|老師運用生活體驗的方式來讓我們持續反思何謂環境美學的問題,參觀過幾個市場後發現僅僅只是台北市就有諸多的不同,更何況是把美學的角度拉到全台灣甚至全世界,更深刻體會到了美學沒有一定的答案,而是要更多的用心感受。心若美,一切萬物自然就美。
冼雅元|小時候在假日時,常跟著媽媽到傳統市場買菜與民生用品,但實在不喜歡市場的味道,再加上吃素的關係,對於屠宰動物感到害怕,漸漸的就不去傳統市場了,甚至排斥去傳統市場。這次工作營讓我重新感受市場,以前進入市場時會刻意避開魚肉攤,快步走過,這次雖然還是會避開,但為了觀察市場,我的注意力自然地被轉移了,比較不在意魚肉攤帶給我的視覺及味覺衝擊,發現市場的現貌也是有它美並值得保存的地方,但如何與我們所認知的「美」達成平衡,是我們應該去討論並實驗的。
agua|目前台灣生活環境與學校教育是分離的,從傳統市場可以看得出端倪,家長的家庭教育認知也是需要透過媒介傳達或是推廣,目前的很淺,同時每個家庭認知不同。環境美學是個大工程,遍及每個人,以及用時間軸來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