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雲科大色彩400擊 設計增能工作坊
在工作坊中共同探索生活與環境色彩感知運用 。 從觀察校園、教室周邊色彩開始,從實作過程發現印象色彩與實際色彩的差異,透過400個物件看見顏色與材質間的色階細微變化,進而嘗試為色彩命名,並共建線上色票工具。最後以物件製作「Material color board」實際為一個空間場域或物件快速設計,將色彩學概念運用到日常生活。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介紹
位於雲林縣斗六市的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立於1991年,前身為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以「創新教學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為發展願景,目前設有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科學及未來五個學院、二十六個系所、七個學位學程,以及二十五個產學研究中心。
設計學院現有:設計學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工業設計系所、視覺傳達設計系所、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所、數位媒體設計系所、創意生活設計系所,等六個教學單位。
雲科大網站:https://www.yuntech.edu.tw/
活動執行
「雲科大色彩400擊 設計增能工作坊」 為一日課程,共計6小時,約40位大一設計系同學(數位媒體設計系、生活創意設計系與工業設計系)、10位助教參與 。 工作坊分為上午的色彩認知及下午的觀察與實作並產出應用工具,兩個面向循序漸進進行。由都市酵母總管 agua 與設計師詠心帶領,從校園生活周遭開啟對於色彩的探索並記錄交流,從細微的色階變化中看見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並建置共編色彩工具。也透過分組實作以物件的色彩、材質快速設計,思考未來如何實際用於不同的設計媒介。
2022.10.22 (六)
暖身活動:在教室環境中找到自己衣服的色系
作為啟動工作坊暖身,請大家觀察自己衣著色系並找到相似色的同學與教室環境裡相近色的物件,同時也發現身穿黑白色系的同學佔大多。
暖身活動:膚色排排站
除了衣服之外,其實每個人的膚色也可以成為色票,仔細觀察排列後會發現每一個人的膚色都有細微差異,也記錄下最深與淺色的膚色。
活動一:雲科大色彩記憶
分為兩輪觀察練習,首先同學們從色票中找出10色「印象中的雲科大色彩」,包含5個主要色系(建築、地面、地磚等)以及5色輔色系(校徽、欄杆、告示等),並記錄下對應的物件。第二輪再請大家走入校園觀察實際色彩。大家發現了以往不曾注意到的顏色,也發現記憶中的顏色與實際色的差異,記錄在筆記紙上。
同學們觀察校園色彩的色票紀錄 :
將色票以色系整理 :
活動二 : 教室色彩找色練習
經過暖身觀察練習,可以知道教室中大致印象色彩,但眼睛看見的顏色一定會是準確的嗎? 每個人透過尋找物件對應的色票會發現,當把手中的色票放置物件旁時,並不是完全準確的,必須經過多次比對後,才能找出最相近的色票。
活動三:10 x 40 物件顏色排列
每個人帶來10個生活物件 , 分別為「紅、橙、黃、綠、藍、靛、紫、黑、灰、白」色系 , 共400個物件以色彩形象十字軸 (warm-cool / soft-hard) 排列色彩分佈位置,大家也觀察到物件的材質也大大影響了色彩在視覺上的呈現差異。
活動四:色彩命名
在發現這400個物件中還存在更細微的色階變化後,我們該如何稱呼這些色彩呢? 以Pantone 色票命名原則為例,大致分類為自然、人造、地名、抽象四大類,除了讓設計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士可以利用色票更準確溝通外,也透過色彩命名讓我們對色彩感受更有想想空間。
接下來請大家也試著以這4個原則為自己所帶來的10樣物件命名色彩,用紙條寫下並貼在物件上方。
共建色彩命名線上資料庫
每個人將自己命名的色彩一同共建色彩命名資料庫,分類及紀錄色系、編號、色碼、命名以及色彩描述。
完整線上資料庫:https://reurl.cc/jRG3eL
活動五:Material Color Board 快速設計
在設計案的前期可以透過mapping Material Color Board 來快速設計色彩與材質的調性與想像,在此次工作坊中我們運用參與同學帶來的物件及色彩命名為元素,4人一組為一個空間或物件練習製作Material Color Board 。
練習題目:
水越示範:
思考場域的材質、色系、配色等因素來選擇物件,也嘗試在既定印象色系中加入輔色亮色系(如右圖書店的亮橘)。
同學練習:
採兩輪制練習,約在5分鐘內快速設計,所有參與者以貼紙選擇喜愛的設計。
(第一輪)
(第二輪)
參與者回饋
主辦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執行單位|都市酵母
企劃|Agua、劉詠心
攝影|劉詠心
日期|2022.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