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桃園楊明國小附設幼兒園 空間佈置美學工作坊
都市酵母與桃園楊明國小附設幼兒園合作,策劃「空間佈置美學工作坊」課程,參與者來自桃園各地幼兒園教師,以設計思維「減法設計」、「色彩學」融入課程,設計師透過議題思辨與教師交流,了解環境與教育的關係,並以觀察校園為出發,引導教師展開改造教室行動,並在實作過程中思考如何打造對於孩子更適切的教育環境。
學校環境背景
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楊明國小校地面積約2.4公頃,設有小學部與附設幼兒園。校園室內空間包含學生教室、教職員辦公空間、圖書室、視聽室、保健室、廣播室、輔導諮商室、廚房、廁所,戶外空間則包括操場/綜合球場、遊戲區、風雨走廊等。
楊明國小網站:https://www.ymps.tyc.edu.tw/index.php
參與工作坊的老師及教職人員服務單位位於楊梅區、觀音區、中壢區、龍潭區、桃園區、八德區多間幼兒園。
活動執行
「空間佈置美學工作坊」為一日課程,共計6小時,約50位桃園區幼兒園教職人員參與。由都市酵母總管agua與設計師詠心帶領,從探索校園環境出發,觀察場域現況與探討如何透過減法設計、色彩配色練習改善教學空間,並實作進行教室改造。打開教師的想像力、觀察力、行動力,打造更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
------------------------------------------------------------------------------------------------------------------------------------
2022.08.13 (六)
活動ㄧ : 探索3間教室現況
觀察教室內外環境,坐在小小的椅子上想像我們都是小小孩使用者,感受回到3-5歲,整個環境視覺尺度都不一樣,以孩子的角度來看會發現什麼呢?
每間教室都有防災包嗎?裡面的配備足夠提供每個小朋友使用嗎?
第一間教室有許多裝飾懸掛物,我們發現天際線變低了。 五顏六色的色彩讓身處這個空間身處這個的我們不能靜下心來,那孩
子能專心學習嗎?而光線也很重要,大家發現轉動的電扇讓光變得一閃一閃。
教師空間也無適當規劃,老師在教室中沒有足夠的位置,總覺得空間要給孩子。但其實身教也是環境教育的一環,空間如何能
讓老師放鬆?讓學生感受老師懂得生活,覺得當老師真好也是很重要的事。
活動二 : 議題探索
在地板設置一條中線,老師們依照投影幕所提出的議題,站在對應的選項範圍。
「會讓小朋友自己選擇吃飯環境嗎?」
大部分老師因為疫情、安全因素,會限制小朋友的吃飯環境,但也有老師分享還是偶爾會離開教室到戶外場域用餐。
「你的校園環境有這些禁止標誌嗎?」過度的標誌除了影響美觀,也不一定能真正達到警示效果。
活動三 : 工作坊核心&台灣、國際教學場域案例分享
「 重新定義空間佈置的核心價值,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空間。」
在台灣習慣以「 可愛 」的裝飾物來佈置幼兒園教室,增添鮮豔或卡通物件,但空間佈置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教室應該是提供學生一個專心舒服的空間,靜下來學習的場域,而環境中過多的色彩其實更讓人分心。統計顯示一個好的學習空間可以提升25%學習力,透過減法設計思考,佈置不該是加法,一起思考如何共創一個好的教學環境。
了解什麼是好的學習環境後,一起認識台灣與各國的學習場域。
以 「 打破場域界線 、 自然材質 、 收納整理 、 色彩 」 4個分類介紹教育空間環境案例。
在世界各國有許多學習場域不特定打造區與區之間界線,讓孩子自我探索如何與環境共處,不過度保護,場域也能更彈性使用。
日本日比野設計團隊以40年規劃幼兒園空間的經驗,訂定出8大原則。
-----------------------------------------------------------------------------------------------------------------------------------
活動四 : 校園色彩與配色練習
團隊以曾執行專案分享如何以「減法設計」、「色彩學」應用於環境整理中。
10色練習:觀察校園找出環境中的5個主色,再從色票選出另外5色搭配,了解在現有校園環境的色彩可以如何增加適合的顏色。
老師們發現校園內有水泥的灰、磚紅色、磁磚淺粉色、牆壁的白等低飽和的色系,若另5色皆搭配高飽和色系會使環境的注意力分散,反而不容易看到重點色,大家以色票組合一同思考哪些可能是適合楊明國小的配色。
探索校園的過程中也發現環境中色彩與張貼物現況,張貼方式、材質、文字顏色、字體等都會影響視覺動線與接收資訊量,而過多的張貼對於使用者其實也難以辨識。
活動五 : 教室改造 ( 3間,1.5 hr )
改造開始,老師們思考自己想要在什麼環境下工作且小朋友會更願意學習呢?老師們開始著手將教室中老舊、過多的裝飾物移除,也引導也大家觀察分析教室的主色調,一起尋找出突兀、不協調的色彩,討論如何分配色彩的位置,同時也讓空間更加開放寬敞。
-----------------------------------------------------------------------------------------------------------------------------------
教室改造前後 - 第一間教室
老師們移除了不必要的懸掛裝飾物,減去空間中太過鮮豔的色系物件,如彩色塑膠板、彩帶、膠帶及布,也將桌椅、櫃子依照小朋友的使用習慣重新分區。改造後也發現教室變明亮了,視覺上色彩的減少也讓環境空間感覺寬敞許多。
(Before照片提供:Carol Li 老師)
-----------------------------------------------------------------------------------------------------------------------------------
教室改造前後 - 第二間教室
第二間教室首先也整理了放置許久的學生作品,以及天花板的鮮豔懸掛物件。以牆面櫃子色系黃為主色,綠為配色考量,未來也可以將收納籃統一為綠色系,保持視覺上的和諧。
(Before照片提供:Youlin Chen 老師)
-----------------------------------------------------------------------------------------------------------------------------------
教室改造前後 - 第三間教室
改造前大部分空間都以矮櫃及桌椅分隔,但因材質、顏色不一使得空間有凌亂感,無法靜下心學習 。 改造的第一步老師們移除了與空間藍色系較為突兀的紅色物件,並將家具依色系重新規劃擺放。改造後老師們都覺得在教室裡的感受變得平靜,視覺不會一直被周圍的過多色彩影響分心了。
------------------------------------------------------------------------------------------------------------------------------------
工作坊成果與回饋
回到教室後老師們紀錄了工作坊的收穫,製作屬於自己的教學環境行動手冊,成為每位老師在未來環境美學執行的守則與方法,並且互相交流、分享,帶回各自的教學現場。
老師回饋
經過一天的工作坊課程,老師們回饋對於實際執行減法設計與色彩行動的想法與收穫,以及未來希望如何應用至各自的教學環境。
相關議題與行動
台北都市色彩
科教館減法白皮書
廳院松-表演藝術圖書館參與式設計坊
100種與空總毯的互動
花蓮中正國小色彩工作坊
國小減法空間設計
國小的色彩學
主辦單位|桃園楊明國小附設幼兒園
執行單位|都市酵母
企劃|Agua、劉詠心
研究參與|鄭思瑋、汪美臻、李姿璇
攝影|汪美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