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住在別人建造的房子裡,喝著別人喝的水,居住在城市裡,走在別人維護的道路上;很感謝這些為我們建造城市的人們。」—村上慧。這個計畫進行的過程像是一場遊戲,是為我自己,也為居住在城市中的大家,街道是所有活動參與者的,大家可以一起共同來改造。
在移動的房子中,享受自身與公共空間的連結
村上慧藝術家在日本大地震後,看到災民運用破損的材料建造起臨時的房子,帶給了他許多震撼與啟發。在這場工作坊中,同學們運用回收現有材料現地創作移動屋,並且在公開的場合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區域,像是一個小型的社區,同學們在這個屬於自己的範圍,大家一起分享所帶來的午餐,讓同學們體驗自身如何去與這個環境做連結。
第一步,建造牆壁:
課程一開始,村上慧請大家從回收蒐集來的紙箱當來建造家的牆面。在建造家的同時,村上慧也請同學一併思考「這是幾個人要住的家」,會需要多大的空間,因為這是一個要「可以搬移的家」,建造時也需要注意牆壁的穩定度。
第二步,思考房子的大小:
在思考房子大小的時候,一組只有三到四個人,但當中因為有些同學身高較高,希望在家能夠躺下,因此蓋了很寬很大的房子。房子越蓋越高後,發現紙箱做的牆壁有軟塌的傾向,村上慧教同學們用寶特瓶、利樂包、紙卷做出一根一根的樑柱,再用童軍繩穿過牆壁固定,讓自己的房子更加穩固。
村上慧用鐵絲拗成針,用來讓童軍繩順利穿過紙箱
第三步,房子的屋頂:
村上慧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他們的房子想要用什麼樣的屋頂,運用現有的素材,和同學們一起打造適宜的屋頂。有用泡泡紙拼成的,做成透光性很好的半透明屋頂,還有的人用童軍繩以及黑色的塑膠袋,建成了一個可以拉開欣賞夜景的「可觀星屋子」。也有遮光性良好的布,可以擁有自己的秘密空間。
第四步,裝飾房子:
房子逐漸成形,大家開始裝飾自己的房子,在房子上割出一個一個窗戶。宜蘭國中的羅老師,在課堂開始前,讓同學們思考20年後的自己希望成為什麼樣的職人,有些人想當警察、有些人想成為修車廠技師等。
興中國中的同學們發揮滿滿的創意,有人做出了一棟鳳梨屋,有些人開始幫房子裝上電鈴、也有些同學在房子外做了一個鞋櫃,進家門的人必須要脫下鞋子。
窗戶對於房子的重要性可通風、有自然光
第五步,串門子:
新屋落成,大家合力把房子搬到戶外空間,一起享受美好的午餐時間及村上慧從日本帶來的零食,這時大家開始互相串門子,到彼此家作客。宜蘭國中的同學們也換上了20年後的職人裝,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房子以及未來希望成為什麼樣的職人。興中國中的活動當天雖然下著雨,大家一起躲在房子裡避雨,也讓人記憶深刻。
工作坊影片
村上慧
武藏野美術大學建築系畢業,現為藝術家,2014 年以發泡膠製作可一人移動的小屋,進行「生活移民」計畫。2016 年參與「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岡本太郎現代藝術賞展」。2017 年參與瑞典厄勒布魯「公開藝術雙年展」。 2018 年韓國釜山現代美術館的「家的動詞形」展覽,並著作出版「帶著房子往前進」。
更多工作坊細節請見
村上慧帶給宜蘭國中一堂設計課|https://goo.gl/jXVZdX
村上慧帶給興中國中一堂設計課|https://goo.gl/GspHL6
工作坊影片|https://reurl.cc/DeMKe
粉絲專頁|ActionforEdu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