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名稱:五感體驗主題 - Stupor Mundi(曠世奇才)
.帶領者:義大利 米蘭工業設計師與大學講師 Sara Ricciardi (see more...)
.參與學校:中山國小、成功國小
.簡介:「要製造混亂,不斷探索才能得到更多東西。」
這是一場從混亂中開始的工作坊,這堂課讓學生發現身邊物件的各種可能性,同樣的物件透過不同的想像,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因此沒有過多的限制。快樂的即興發揮,給學生創作的自信與自由空間。以校園為場域,讓每位學員化身為無畏的冒險家,大膽探索、細心觀察,從日常的生活的風景中找尋故事與暗示、挖掘素材、聆聽聲音、捕捉色彩,運用想像力發掘其驚奇之處,其中設計師在探勘兩所校園環境與了解班級特性後,針對學校特性分別作不同規劃設計,中山國小以瘋狂聲音遊行為主題,而成功國小則讓學員共創部落圖騰雕塑,凝聚團隊向心力與自身認同感。
.設計理念與目標:在混亂中激發學員創造無限的想像,讓孩子願意主動探索未知的領域,並發現身邊物件的各種可能性,即使用同樣的物件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工作坊保留很大的自由度與即興發揮空間。過程讓學生不斷嘗試、發揮與創作,並未有過多的限制,使之建立自信心並從中成長。設計師很重視學生當下的心情與感受,一定要讓他們在愉悅而快樂的氛圍下進行活動與學習,轉變原本「必須做」的想法為「主動想要做」、「喜歡做」,有好的心情去學習,任何事都不再困難。Sara給予小朋友最珍貴的東西,就是讓他們創造無限的想像,主動探索未知的領域,不壓抑小朋友的好奇心,讓他們不斷嘗試,更從中成長。
「我在乎學生學習當下的心情,一定要是快樂的,這樣教育才有意義,讓小朋友從「必須做」轉變成「想要做」,有好心情學習,任何事都不再困難。」- Sara
.工作坊流程:
【中山國小:瘋狂『造』音大遊行】中山國小的班級剛好正準備跑馬拉松,Sara於是設計能讓大家凝聚共識與群體向心力的工作坊,希望透過聲音與肢體,開發孩子們的五感,工作坊之前,讓每個人帶來家中不需要的回收物、壞掉的玩具。
1. 認識彼此
首先Sara先做簡單的自我介紹,搭配戲劇性的肢體動作與表情,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Sara在中山國小示範發出聲音的暖身方法:「啊~喔~嗚~」孩子跟著做出誇張的臉部表情,形成有趣的模仿互動方式。隨後在彼此都還不熟悉時,Sara拿一顆球當作互動的媒介,透過互相傳球、介紹自己、並記憶大家的名字,不僅促進小朋友們的肢體互動,Sara也能快更認識同學。
Sara出生於義大利南部的貝內文托,是個自然環境豐富的地方,而她目前現在在米蘭工作,Sara特別以地圖的方式讓大家瞭解她的家鄉,並對照於宜蘭之於台灣。
2. 活絡身心
Sara拍打身體,結合肢體動作與聲響,藉此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幾個簡單的節奏引導大家,在教室裡隨意走動,小朋友拿著樂器跟著節奏敲打,宛如行動交響樂團的成員。
Sara發給孩子節奏沙球,讓大家找出自己的節奏感、並培養彼此之間的默契。隨後讓大家透過拍打彼此的身體,發出聲音,引導孩子發現隨著肢體動作的不同,同樣的嘴型發出的聲音會因此變化。
這就像在電風扇前發出「啊~~」的聲音就會顫抖一樣,同學開始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創造不一樣有趣的聲音。
3. 探索環境
Sara和小朋友到校園探險,沿途引導大家觀察周遭,挖掘任何發出聲響的物件,鼓勵接觸自然環境,小朋友們在草叢四處跑跳、滑下斜坡或是穿梭於柱子間, Sara打破許多素材的功能限制,跳脫以往的思考框架,提高小朋友的探索意願也其激發思考。
在中山國小,Sara帶著孩子在校園裡探索,從便當推車、鍋蓋、金屬把手都可以變成發出聲音的素材。
甚至逛到器材室、資源回收室,讓參與的孩子找尋可以做出獨特樂器的素材。
Sara還帶著大家去校園的各處,甚至是建築的柱子測試聲音,也讓大家在一起敲奏和指揮中尋求彼此的默契。
午休時間,Sara讓孩子自由發問,有人問義大利人是否每餐都吃義大利麵,也有人問她最喜歡的義大利食物,Sara很有耐心的一一為孩子解惑,彼此間的互動絡繹不絕,在旁觀察的導師也發現孩子比平常更主動問問題了。
4. 點石成金
小朋友帶來的無用物品,例如空保特瓶、玻璃罐、保麗龍......等,運用這些生活周遭隨處可見的物品創作,經由主題,組合與著色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
Sara帶著孩子們在每個人帶來的回收素材中找尋可以當成是自己的特殊樂器,並協助大家穿戴在身上。
小朋友也開始自己主動切割、DIY黏貼這些平常不會重新利用的素材。
測試中,大家逐漸有了創造樂器的各種點子,有些人會把瓶蓋放進容器裡發聲、有些則運用物件本身的特性,像是電話筒、旋轉玩具等改裝成樂器。
5. 大功告成
籌備已久的遊行終於啟程,Sara帶領中山國小的同學繞行校園,小朋友隨著輕快的節奏製造聲響,從創作到展現,一天半的時間一氣呵成。
【成功國小:學校小農地的部落『圖騰』雕塑】在成功國小的操場旁,有一個小小的農田,學校剛好希望能夠藉此佈置這個孩子們的綠地,於是Sara決定讓大家一起做出圖騰雕塑,凝聚班級的團結意識。
1. 認識彼此
在成功國小,Sara讓孩子用紙筆畫下自己的自畫像,讓彼此更加認識。
2. 活絡身心
Sara接著讓小朋友畫出惡夢與美夢的意境,恣意發揮想像與說故事能力,這是為了讓設計師對孩子們的想法更進一步。
3. 探索環境
Sara讓大家每人拿一張學校的黑白平面圖,並帶著一支筆去記錄待會探險的軌跡。
Sara拿起掉落的葉子、掃落地上樹枝、甚至是樹根上的蝸牛,一一讓孩子去感受材質、聞味道、聽聲音。
Sara也讓大家走一般不會走的路,石頭上、泥土裡,即使看起來好像危險、會有蚊蟲,甚至天上下著雨,大家仍然大膽的嘗試,放膽的探險成功國小的校區。
Sara帶著小朋友到校園探險,沿途引導大家觀察周遭,在校園從來沒親近過的角落諸如學校的舊石雕像、草地、小叢林裡跑跳探險,這顛覆孩子們對校園環境的認識,也透過大家繪製的想像地圖,讓大家更了解校園從未見過的角落。
最後大家決定將小蝸牛帶回教室,奉為部落社群的吉祥物,並稱呼牠「小黃蝸」!並有同學負責時不時澆點水,照料牠。
接著Sara讓大家拿起地圖,在上面畫上剛剛看到、觀察到的所見所聞,並加上一點幻想,例如夢境出現的布丁雨、噩夢出現的大怪獸。
回到教室後,Sara也讓大家試著做圖騰雕塑的練習,先是畫出大家對於部落的想像物件。
再來每個人用木塊畫上自己的「朋友」,並且常識彼此分工決定要如何排列出有趣的圖騰模擬造型。
在排列的過程中,Sara發現孩子會爭相想要將自己的「朋友」排到最上面,同學之間也因此無法達成共識,於是Sara決定用另一種方式讓孩子了解部落圖騰所代表的意義。
她提到所謂的部落,因為要抵抗外敵,其實非常重視團隊的向心力,所以用了很多方式建立群體的共識,凝聚認同感,例如透過各種的象徵符號,像是有羽毛的服飾、部落的特殊叫喊聲,還有部落的共同信仰(吉祥物、符號)去定義自己這個群體,以建立身份認同。
小朋友雖然對於這個概念是第一次接觸,有些似懂非懂,還是試著練習,例如提到部落的名稱命名,大家一致想到剛在外面撿的班級吉祥物:小蝸牛,於是「蝸牛」變成了這格班級共同的「信仰」象徵符號。
4. 點石成金
小朋友帶來的無用物品,例如空保特瓶、玻璃罐、保麗龍......等,運用這些生活周遭隨處可見的物品創作,從上色、固定、到協力完成,所有人一同參與。
Sara也讓大家製作屬於自己部落的服飾:皇冠,每個孩子畫上獨一無二的圖樣,驕傲地帶在自己的頭上。
最後Sara和大家提到圖騰雕塑要架構起來,非常重要的平衡結構。
由於每個孩子所繪製的物件大小不同,所以這時候要打破大家的心房,不要在想著自己的東西要擺在最上頭,反而以能架起圖騰為優先考量,於是大家展現了無比的耐心與合作力,同心協力卻也小心翼翼的一個個黏上、堆疊上去。
5. 大功告成
好不容易將圖騰雕塑堆疊完成,Sara與成功國小的孩子一起共創的部落圖騰終於架立起來,透過合作溝通、傾聽與協調,最後完成部落共識的圖騰,大家開心圍繞著矗立的圖騰歡呼。
.義大利Sara的想法分享:
「教育」不是上對下權威、單一方向的行為,應該是互相的學習、自然的互動交流,在義大利的大學裡教學時常讓班上的學生上台教學、分享自己的知識,老師其實也可從學生身上獲得許多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