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 都市酵母
日期 / 2011.05
"街道傢俱"這個名詞,英文作"street furniture",
在公共藝術萌芽的一九六零年代出現於歐洲,一般公認的定義為:為了提供公眾某種服務或某項功能,裝置在都市公共空間裡的私人或公共物件或設備的統稱。
同樣的概念,德文常稱為"街道設施"<straBenanlagen>在法文世界裡則常直接名為"都市傢俱",有時也稱作"都市組件"或"都市設備",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都市特性"的重要元素之一;更清楚地說,就是分辨城市環境與生活品質良窳的基本判準。
巴黎第四大學歷史學教授卡蒙納曾經為"街道傢俱"提出一個簡單、直觀式的說明:所有置備於街道的傢俱設施,所有在城市或聚落裡,所有設立在道路的邊緣、在人行道上,甚至就在道路上的公共設施。這麼說來,<街道傢俱>指稱的範圍十分廣泛,一盞路燈、一座噴泉、一塊告示牌、一個垃圾桶,乃至於紅綠燈、廣告招牌、公共座椅、候車站、公用電話亭、捷運站出入口......,都是傢俱的具體實例。<以上節錄自”街道傢具與城市美學” 著/楊子葆 >
在都市演進史中,街道與廣場往往是人們生活的重心, 但在都市機能分工的發展下,卻導致日常生活的街道空間逐漸消失。在現代都市中,街道傢俱已是都市設計的重要一環;它是都市中與人最息息相關的公共藝術,同時也代表著一座城市給人的外在形象。然而街道家具雖是在街道上與行人關係最密切的事物,但它卻因處在都市設計的末端,而經常在都市規劃中被忽略,僅把街道家具做為填補街道空間的物品,並沒有給予街道家具應有的尊重。台灣目前的街道傢俱問題分為兩類,一是僅著重於功能取向,但因缺乏養護而喪失實質功能;舉例來說,路面上常看到的公共座椅,常常僅是用統一規格的木質長椅,放置在街道上或公園中,只有功能性取向而無區域特色,最後因缺乏維護而荒廢,變成落葉或流浪漢的收容所。另一個問題則是把重心放在單一型態的藝術展現,缺乏與地區文化的聯結。
為什麼台北的街道傢俱會有這樣的問題呢? 原因也許出在政府對街道家具的定義太狹隘。街道家具除了原本應具有的實質功能外,它還是生活哲學的課題,例如它不僅涉及都市外觀設計的範疇,也同樣是地方居民對這社區公共空間的認同感,也是文化、空間、社會活動融合的具象體。街道傢俱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商圈改造計劃,把原本已走向蕭條的老舊商圈徹底改頭換面,新舊融合是它成功復活的秘訣,把自古流傳下來、巴黎獨有的老古董街道家具和建築地標,加上新的林陰大道、販售亭以及現代化的名牌櫥窗相互輝映,集文化、藝術、生活品味於一身,形成其他城市模仿不來的巴黎特色。台北的街道傢俱與地區人文幾乎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因此居民對自身地區空間缺乏認同感,也無法帶動地區美學的文化提升,更遑論街道家具對商業空間的加值效益。
思考點與議題
1. 加強街道家具與週遭區域的特色整合及辨示
街道家具應依區域特色及文化作人性化及質感化的設計,不論在造形上、色彩上、材質上都應與週遭環境協調搭配,並融入當地的使用習慣,重新創造都市與人之間的互動連結,展開街道與居民間的親密關係。
2. 街道家具與商圈的經濟效益
以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例子而言,街道家具定義了香榭大道在生活品味上的前端地位,同時也為巴黎帶來龐大的商機及不可取代性。他們是全面性大規模的改造,從地面上的綠意到地下化的停車便利,同樣也全盤式的進行街道養護,從街道家具的養護至路面的清潔,全方位改善了當地的生活品質及街道美學,造就了巴黎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因為如此,街道家具與商圈共同創造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而台灣西門町也是另一個商圈改造的例子;增設的西門徒步區和入口兩側的現代公共坐椅,提供都市人休閒的購物環境,及紅樓古蹟的再利用,的確帶動了西門商圈的地區繁榮。然而這中間仍有許多缺憾,如公共坐椅的養護不足,常淪落為街友的溫床;街道家具的美感及一致性不夠,造成商圈的整體質感無法提升;此外,街道上的環境清潔也為人垢病。一位知名法國建築師曾說過:「如果你拜訪一座陌生的城市,使用公共垃圾桶時,並非嫌惡地伸直了手遠遠將垃圾拋向桶子,而是帶著憐愛之心走近將垃圾準確放入,臨走還會轉頭依依欣賞這具垃圾桶的設計之美,那麼你就可以告訴自己,來到了一座進步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