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搜尋|
萬華製造Wanhua Facebook 專頁
萬華製造_社團
主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水越設計
生元青草店
生元是位在青草巷裡最後一間青草店家,雖然巷子總長不長,但相較於靠近外面的店家,彼此競爭、時刻忙碌,生元就顯得泰然自若,似乎很有自己一套經營哲學。
生元青草店的老招牌
一日工作觀察|
上午的青草店普遍客群較少,無客人上門時店家多數都在備貨、藥草切片、洗刷機器、榨汁,生元老闆也是備貨亦或在店內打理其他事務邊等待客人上門。
萬安青草店的老闆正在切碎藥草、德安青草店的員工正在清洗榨汁機器
大約下午時客人變多,今天特別觀察到的客群是兩位老伯來買牛奶埔、一位女熟客買林投果和雙面刺、一名南部的業餘同業人員來找老闆收款,因為同業交情的關係,老闆順便向他點一些貨進到店裡。經一整天觀察,路過生元的外籍遊客約9名,應該是鄰近龍山寺的關係,所以許多遊客都會從青草巷後巷進出,第一間經過的店就是生元。
生元青草店門口一角
其他觀察|
在生元駐點期間,也順便到鄰近的德安青草店詢問老闆店裡賣的藥草名稱和功能。
這時突然發現德安青草店隔壁一直一來都不曾開店過的保安青草店,竟然開門了!只是店內已經不是原本的保安青草店,而是其他行業業者販賣零件的倉庫,只是保安的招牌還沒拆除罷了。
整體空間觀察|
店內規畫:狹窄的店鋪內圍繞著滿滿的肝藥草罐及許多物品,其中面積佔最大的就是一進店內便馬上看見的神台(因不方便拍攝神台,所以無照片提供)。
店外規劃:而其他青草類的商品則是規畫在店對面的整面牆及連接著後巷的牆面。
茶飲販售:另外店家販售的青草茶方式也很特別,只賣四種茶-青草茶、肝草茶、苦茶、蒲公英茶,不同其他間店以杯裝或是大瓶罐裝的方式,生元只販售小瓶裝的茶飲。
休憩區:特別的是,店門旁擺了一張小桌子,老闆的家人坐在桌子旁一邊經營生意一邊休息著,店的對面也貼心地放置了好幾張小椅子 ,像是給過路人一個暫時歇腳喘氣的空間,整體的氛圍給人一種輕鬆自在的感覺,使經過店裡的客人都會不禁停下腳步、邊購買青草邊與老闆閒聊,或是坐在椅子上與老闆促膝長談。
老闆知識談|
1. 老闆再次強調:一個店家的老闆對草藥的認知的程度也會影響到進的貨物及賣給客人的品質。
2. 起碼有四成的網路資訊是錯誤的,許多資訊都是誇大(中藥、醫學也是),但商品也很難追究到底是對是錯,所以自己的認知程度是關鍵。
3. 特色的青草藥有一定的量農民才願意生產,生產後還要有倉儲儲存,這些必須是成本,所以店家在進貨的考量方面會有壓力,而進的貨物若囤貨,表示是因為很多人購買才會進。要時刻控制進貨的量,因為有些貨放久會有蟲蛀,然而有些貨品很稀有,一定要在一定的期間內進,所以進貨的判斷力也是青草生意人的能力之一。
4. 每間青草店都會有架子放置整排的藥草罐,而有些罐子有蓋蓋子、有些則打開,老闆表示這須視草藥的特性而定,有些乾貨的保存方式需要蓋蓋子或打開,而最重要的保存注意就是防潮和防蟲!但防潮和防蟲的方法是秘方,所以不便透漏。
5. 有些乾貨的特性就是放越久效果越好,但前提是倉儲的環境要好,然而店家為了配合衛生署而在這些乾貨上標示期限,但過期限後這些商品未必是淘汰貨。
6. 藥草「有毒」的定義要說明清楚,是外來毒?人為灑農藥?毒的來源從哪裡產生?
7. 從業人員(青草業、中醫業...等相關行業)除了販售藥材,也一手包辦開藥,了解藥材特性、功能、成分,而西醫從業人員可能只知道藥名,但不知道藥物的成分、內容。
8. 約7成青草是進口、9成8的漢藥也是進口。
9. 「時間在變、世界在變,病也在變,用藥不變,那無藥可醫」,舉例: 2003年的SARS病菌變種,短時間內發展集中、無藥可醫,現在每一年的流行病毒多少都是病菌的變種,只是發覺早所以有藥可治,A型流感每年都奪走很多生命這也是病在變之一,店家如何才能真正知道藥材如何搭配是個難題,更別說特殊藥材了,也考驗專業程度。
榨汁的風險|
生藥草或是生蔬果若是要榨汁,必須要非常注意很多細節!老闆認為有必要向大眾傳遞此訊息。他表示,任何販售生榨汁的店家在販售榨汁飲品的同時,也有義務要提醒民眾生榨汁的飲料喝多久就得停一次,但現今很多生榨的飲料業者一直推銷民眾狂買狂喝,他認為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喝太多反而有副作用(任何食物、飲品都一樣),且沒有所謂完全健康的東西,看你吃的量多少、吃多久的時間。
老闆趣聞記事|
「赤腳仔」(台語): 網上查中文是蒙古大夫,老闆定義:指對青草、漢藥、醫學有一定程度認知的能者,幫助患者治療身體,這世代還僅存的赤腳仔通常有一定的年紀,也有人尊稱他們為「赤腳仔仙」。老闆認識一位非常厲害的「赤腳仔」,厲害到如果來到青草巷開業,店家們應該會對他甘拜下風,比醫師或相關同業人員們都還要厲害,雖然赤腳仔不是完全知道所有的藥材,且開藥時通常使用的也是普通藥材,但他卻很會運用這些藥材、治好很多人的疾病,也常幫經濟能力弱勢的人治療、有時也不收取這些客人費用。
熟客的經驗談|
一名年約60歲的女熟客,表示自己的母親之前長過腫瘤,因為在青草店買了林投果和雙面刺這兩種藥草,帶回去熬煮成茶服用,便日益緩解,而自己的女兒在胸部曾長過良性腫瘤,也是喝以上兩種草藥進而解毒。自己的哥哥對青草頗有研究,平時會去坪林尋找藥草採集之,並回去烹調。
誠信原則|
老闆曾強調店家的專業能力很重要,相對店家買賣的誠信也非常重要,有些客人為買某個藥材,向店家報藥草名稱,然而店家若沒有這個藥草,貪心的他們就會魚目混珠拿與之相似外型的藥草賣給客人,多數客人也不會辨識對錯,回去服用後若是沒效或身體有副作用,也無從找人負責、原因也很難追究。
名為虎杖的藥草
跟虎杖長得很像的黃蓮條,若店家不誠實,且民眾不懂得辨識的話,便容易上當。
生意原則|
除了誠信之外,老闆的生意原則就是拚品質、拚不斷貨、但不拚價格,因為若是品質好的東西,識貨的客人自然會上門。
老闆除了經營店面生意外,也會固定時間跑全省買賣藥草、北中南都有固定客戶,或是販售藥草給中藥店,這也算是老闆經營青草交易的方式之一。
福記漢藥青草店
福記的店面位置不在青草巷內,而是青草巷對面的地藏王廟隔壁,與一般青草店不同的是,福記除了販售藥草乾貨外,也販賣漢藥(中藥)。
一日工作觀察|
今天的觀察有粗略紀錄每個工作時間點:
>11:26AM
店家人員5位一起整理藥草乾貨、分裝貨,幾乎每天上午都要整理乾貨,店外曝曬藥草,少數客人買茶飲和貨物、客人鮮少,此時對面的萬安青草店的老闆娘正在為生藥草澆水、打掃門面,上午青草巷周圍的店客群少
>11:51AM老闆請喝一葉草茶
>11:58AM老闆表達政府管制青草業的想法
>12:00AM老闆娘撈青草茶,繼續煮下一種茶:半枝蓮、洛神茶
>下午我們取得老闆同意體驗賣青草茶邊紀錄大概買茶的人數和品項
>觀察對面店家賣茶攤的客群
>5:00PM點多老闆、老闆娘、兒子及員工在店門口洗咸豐草
>員工將生藥草碾碎
>老闆為門口種的藥草區澆水
老闆請喝一葉草茶
店門口曝曬藥草
下午老闆及員工們於店門口洗咸豐草
員工下午同一時間切碎藥草
整體空間觀察|
店內雖空間寬敞、但擺放的物品很多,擺設方式分為兩邊,一邊是陳列著一排排的藥草乾貨,一邊則是中藥販售區兼櫃台,門口與青草店一樣擺著攤車賣青草茶飲、門口另一邊地上則是放置著大大小小的鍋子、輪流煮青草茶,店裡天花板上有掛著藥草裝飾。
許多生猛名稱的藥草排排站
中藥販售區一角
天花板上的藥草掛飾
店外大鍋小鍋紛紛煮著茶
療效不等於功能|
11:58趁老闆空檔時聊天,老闆對於名詞的定義有必要解釋清楚,他提到青草的”功能”不等於”療效”(因為政府不准青草店、中藥店提及療效),但政府會把這兩個名詞搞混,導致生意難經營,難將青草的好處推廣出去,政府應該教育消費者功能並非療效,大眾就會習以為常變成常識,不然店家賣青草及茶飲,只標示名稱、其他解釋卻都不能寫,使消費者都不知道自己喝哪種茶對自己有幫助,除非他們親自詢問老闆。
定義|
功能:對你有幫助
療效:治療
對政策的甘苦談|
老闆說工作不怕累,就怕政府的政策,這是造福老百姓的事業,衛生署應該要控管的是上游的資源(批青草貨的人),不該管下游(青草店),政府應該要輔導、配合店家,這樣才是政府。療效要篩選出可以寫的,並非都不能寫出來。
其實中藥店在經營方面比青草店更困難,也不能寫療效,青草業反而稍微沒中藥店嚴格,因為性質不同,青草算是民俗療法,某方面來講較為鬆散。
衛生署認為業者要區分清楚”食用是吃食品”、”服用是吃藥物”,不然會誤導民眾,但老闆覺得這分法太刁鑽了。政府應該幫業者的問題做協調、輔導,不是找業者麻煩。其實10年前政府有意與業者輔導、開會、上課,但業者們當時不願意,覺得時間會很漫長太麻煩,所以便拒絕,難得可以兩方互相合作的機會,卻沒能把握真的相當可惜。
另外,老闆提到一個觀念就是”青草”也是農產品,並非全用”藥物”的認知去看待。
煮茶過程紀錄|
中午12:00時老闆娘在店門口撈大鍋裡的茶包,盛茶濾茶、結束,她說早上9:00-12:00煮青草茶,起碼煮3-4個小時,有時前一天晚上先煮一半泡出味道,鍋裡放6大包青草包。
青草茶飲販售紀錄|
上午在福記觀察購買茶飲的人數約10人內,下午我們體驗販售青茶飲時,觀察了下午購買青草茶的人數及大多數會買的品項,也順便觀察對面的店家-安安及天順的客群分佈,以了解青草茶販售的現況。
福記下午買茶人數:12人
福記下午茶飲品項:青草茶、地骨露2人、洛神花茶、苦茶2人
天順下午的客群:男性、年輕客人居多
安安下午的客群:女性客人居多
福記青草攤內大罐的青草茶們
員工示範倒茶、販售給客人
經過的客人、停下腳步隨手買一杯青草茶一解整天的疲憊,心情極好
我們體驗一日販售青草茶
外籍遊客數量觀察|
有幾次青草巷田調時,看見一些外地遊客經過,但因為沒有店家的招呼、店內商品都無英文或外文的翻譯,導致兩邊產生代溝,而他們也無法好好認識這個文化,只好走馬看花,非常可惜,而之前某次田調的夜晚,巧遇一群外籍觀光團,導覽人員以流利英語為外籍遊客們介紹青草茶,有助於外地人馬上認識這裡的文化,也增加族群的推廣。為使外籍人士也能看懂店內賣什麼商品,青草振興其中一項計畫就是為店家重新設計價目表、增加外語翻譯,為了解目前外籍客群現況,因此粗略的紀錄了一天內遊青草巷的外籍人士數量。
8/17青草巷內 :6位
8/18青草巷外 :2位
以青草巷的地理位置來看,隔壁就是充滿各國遊客的龍山寺,顯得會逛到青草巷的外籍遊客似乎數量不多。
其他紀錄照|
夜晚的青草巷依然迷人
一邊感受青草巷帶來的芬芳氣息
FB專頁 - 青草全紀錄
1.青草巷網誌:
萬華青草巷誠實採訪 part 1
萬華青草巷誠實採訪 part 2
2.青草振興系列工作坊 相簿傳送門:
青草採集不思議
青草藥田的採訪作業 - 茶包篇
青草藥田的採訪作業-野菜篇
青草的美味食譜-文明病篇+實用生活篇
3.青草知識基本入門:【青草vs仙草】
喝青草茶沒看過青草,原來,青草不是一種草....
學會如何燉煮青草在祖父母年代也是一項技能
隨著罐裝飲品發達,對於青草植物食補能力越趨退化
現在跟著「萬華製造」一起來製造屬於自己的青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