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是都市的表情,從常民生活及文化傳統中淬鍊而成,因此,每個城市皆蘊涵著截然不同的風貌, 
        而每個人也擁有自己的都市色彩,同時是人與人之間的色彩記憶。 
         
        台北的色彩?是整城移動的鮮黃taxi、是街角發現暗磚紅瓦綠的樸實古宅、是夜市裡五顏六色的霓虹招牌、 
        是萬年不變的灰色不鏽鋼街道物件、是映著藍天的玻 璃帷幕、是灰褐相間的洗石子圍牆、 
        是帶著褐色水漬的粉綠鐵皮加蓋,是斑剝掉漆的藍色鐵捲門、是紅色禁停線、或是快步的綠色小人? 
         
        由台灣著名的攝影師汪德範與設計師 agua 以及都市酵母33人,所組成的設計團隊, 
        為台北市設計一套都市色彩漫步行程以及色彩互動展覽,提供台北人獨特的色彩視角。 
        四個小時的色彩漫步,採集台北城裡的色彩紛亂熱情交錯的色彩。 
        邀你一起漫步體會海島型首都色彩的理性與感性。 
         
         
        台北色彩漫步  
        日期:2012.08.11 16:00-20:30 
        探索:我的白天與你的夜晚,不同風貌的信義區 
         
        台北色彩漫步色譜 
        1.觀察台北物件色彩&生活色彩 
        2.街道色彩研究法 
        3.傳統色彩與現代的色彩的鏈結 
        4.引用最新色彩工具 
        5.變色的城市 
        6.國際都市的色彩活動 
        7.我的台北配色表 
         
        備註:集合地點另行通知,活動人數限制為30人,報名從速 
        色彩漫步必備工具:請攜帶數位相機、夏日必備的擦汗手帕、以及穿上方便步行輕便鞋。 
         
         
        信義區活動內容 
         
        前言/ 
        美國建築師Charles Moore曾說過:為了獲得對偉大建築的實際感覺,最佳的方法就是去那棟建築物睡一覺再醒來。 
        要瞭解一個都市也是同樣的道理,於是,我們一起漫步臺北信義區,一起呼吸都市的色彩氣息。 
         
        part I 台北的印象色 
        漫步在更新過後的街道上,新舊城在這裡交錯成長,玻璃帷幕不斷向上連綿,白天晚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面貌。 
        part II 色彩concerto 
        比對與分析解構後,小組討論重組一條街的色彩脈絡與再生的可能性並與全員一同分享心得。 
         
         
        1) 信義區漫步路線 
          
         
         
        活動時程規劃 
        15:50~16:00 集合報到 
        16:00~16:30 活動介紹、四四南村觀察 
        16:30~17:00 四四南村-信義國小-吳興街 
        17:00~17:20 松勤街-松智路-101 
        17:20~18:20 晚餐-集合討論 
        18:20~19:00 華納威秀天橋-A11\A9\A8露台-BELLAVITA-A4露台 
        19:00~20:30 集合討論-辯論活動 
         
         
        2) 信義區觀察重點 
         
        a.信義區普遍的用色與色彩細節 
        b.觀察建築牆面、地磚的鋪面設計/窗戶/建物打光的色彩構成 
        c.觀察白天夜晚區域色彩的差異 
        d.觀察信義區店家型態、業種與色彩的關係 
        e.思考全球化及消費文化對區域色彩的影響 
        f.觀察新舊商圈的色彩(和忠孝商圈、西門町進行比較) 
         
        3)信義區活動討論紀錄  
         
        辯論題目 
        前言:色彩策略的意思是限制使用色彩,有一個準則,國外行之有年,在幾年內不可更動其色彩,可讓城市表達它想帶給別人的感覺。 
         
        一、台北市是否需要都市策略? 
        正方 
        1.多元的色彩行程鮮明的個性,但信義區的色彩規劃是做的很好的,具有標竿性。 
        2.色彩規劃非套公式,但需要系統性,為衝突的顏色找到系統性。 
        3.利用色彩規劃去達到都市規劃的和諧。 
        4.可以提升都市的秩序性,達到友善的空間。 
        5.用色彩去爭取社區認同,發展社區特色。 
         
        反方 
        1.是否具有必要性、可行性、或反效果? 以必要性來說,臺北是有許多區,小社區較易成功,在大區域容易形成衝突而忽略在地化;以可行性來說,由市場決定色彩方向,配合當地的發展,自然發展出來的色彩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否則只會造成反效果的產生。 
        2.市容不只是色彩,整體思考全面考量,還有整體和清潔的問題,賦予的色彩策略並不會替都市加分。 
        3.須保留色彩的自由度。 
        4.古蹟色彩決定城市色彩,新城市的可行性低。 
         
        二、招牌是色彩的特色? 
        正方 
        1.好的招牌設計可以改變色彩,招牌設計由設計師設計。 
        2.台灣的招牌是歐美沒有的。 
         
        反方 
        1.台灣缺少在地特色,而招牌也同樣的缺少在地特色, 
        台灣的招牌目前不是台灣特色,未來也不需要是台北的特色, 
        我們可以把特色放在別的物件上,例如很有特色的小便斗。 
         
         
          
        信義區活動側拍 (更多請 進入臺北都市色彩FB) 
         
          
         
         
        成果展示 
         
        臺北都市色彩信義區 民眾色彩觀察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