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 蔡宛璇,Yannick Dauby (澎葉生)
日期 / 2011.05
a. 教室裡沒有麥克風!
學齡的兒童們有著比成人更為敏感的耳朵。
但是長期在高分貝音量的校園環境下, 他們慢慢不學習聆聽..., 也無法好好地控制他們說話的音量, 所以自己也成為噪音的製造者。而一般教室中不知從何時起成為授課常態的麥克風加喇叭更助長了這個問題... 特別是在小學、國中和高中的校園中。所以首先需要減少或禁止使用, 因為這與聆聽教育正好是相違背的。
b. 嗓音
但是要一個人一整天提高音量說話是很難的, 老師們會很快出現聲帶疲累的問題。因此, 在準老師們修習的教育學程中, 需要有一些跟歌唱或戲劇演員所受發聲訓練相似的課程。嗓音是老師的重要工具, 身為教師都應該知道如何正確地使用它。
c. 噓... 聽 !
在學校裡(至少是小學), 一天五分鐘, 學生們閉上眼睛。但不是睡午覺, 而是學習聆聽。一開始會有點難, 多數小朋友都需要很專心才能做到。我們可以聽一段生態錄音, 或者一段音樂, 教室的下課鈴聲, 又或者是生活中某個熟悉的聲音片段。每一天, 老師以不同的內容幫助學生們學習聆聽各式各樣的聲響和樂音。而這其中只有一個要小心之處:音量可別放太大。
d. 聲音創造工作坊
聆聽和創造聲音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面向。如果一個人想要用聲音或噪音來創造和表現, 首先需要自我聆聽。因此, 學校可以開創一些有關聲音創造的藝術課程:例如用隨處可得的小東西來嘗試發出各式聲響(可以是一顆小石頭, 一個塑膠盆, 或一堆枯葉...) , 甚至進一步組織學生的聲音感知, 或者和音樂教育結合...。聲音藝術可以透過這些方式進入校園。
e. 校園中的台灣音樂
許多用心良苦的台北父母總愛送孩子去學習西方古典音樂, 似乎這就等同於文化教養和藝術敏感度。這些大人們可能不知道, 他們的孩子說不定原本能從屬於自己文化的音樂中, 得到更多學習樂趣。而多年以後這些大人的其中一部份, 或許會為再也聽不到有人能彈奏祖父時代的音樂, 而感到深深惋惜...。因此學校正應該是提供和傳遞台灣音樂的最佳場所...。
而我們可以進一步想像:許多對兒童們發展音樂想像力毫無幫助, 那些充斥大街小巷, 眾多教授西方古典音樂的音樂教室, 一間間地轉型或關閉:將會有許多孩子不需要再像去上數學補習班一樣地去上鋼琴和小提琴課, 我們也不用在家忍受家裡或鄰居小孩傳來反覆單調又難聽的音階練習...。而整個城市的孩子們, 也將有更大的自由去選擇他們喜愛的藝術類型和音樂內容, 也或許僅僅將這些時間花在和家人或朋友相處玩耍,觀察牆角的一株植物如何開花, 一隻人行道廊檐下的燕子正在築巢的忙碌, 甚至, 就只是多一些發呆和幻想的時刻...。
|